第104章 花式考古大发现(第4/5页)

类似的笑闹声不绝于耳,然而知道失了踪的忍足侑士,顶着满头大汗推开场馆的大门——直到各校的监督依照安排开始分发号码牌,迹部景吾都没有看到这次的赞助商小姐,有半点露面走过场的意思。

连敷衍都不稀罕敷衍了吗?

大少爷不咸不淡的啧了一声,话音居然还带了点温和古怪笑意。

“铃木园子……还真是活成了一朵奇葩啊。”

=====

三天后,某私人会馆地下一层。

这里将要举行的,就是忍足打听到的那个(其实不合法)的私人拍卖会。

迹部和忍足一人戴着一个花里胡哨的黑面具,在引领人员的指导下找到了自己被设计成茧型的包厢。

这个拍卖会是真的很私人,几乎遇不到除了工作人员外的其他顾客,允许捂脸就不说了,包厢里还提供变声器来着。

就连拍卖物品,也是知道正式开始前五分钟,才由白手套正式介绍给宾客。

忍足从那位中介人前田教授手中拿到的照片,只有零星的几个小件儿,资料也停留在“捞出了沉船”这一程度——甚至于那个叫做【高里要】的线索人物,都是因为几年前上过社会新闻而被人所熟知。

据说他失踪那次出现了海啸,这次出现也伴随着一次海啸。

——可惜这位难得的黑麒麟是暴走之下意外打开了蚀,从十二国归来时,不止用能量冲击把自己冲失忆了,顺带把晕倒现场(就是雁国王宫,延王小松尚隆的宫殿内)整的一团乱,连带了一堆延王心爱的御用品,也跟着他穿越了时空。

——然后成了所谓文物贩子沉船的遗留物。

然而此时此刻,对此一无所知的拍卖师先是热情洋溢的向诸位宾客问好,然后猛地拉开了帷幕,向在座诸位展示起来这次会展真正的拍卖品。

“诸君!”

这人的声音慷慨激昂的很:“我们的藏品,其实远比大家想象中的丰富多彩,因为我们这一次打捞所收获的,并不只是一条船!”

话音一落,包厢内传来一阵阵轻微的骚动声。

那人摆了摆手,颇具戏剧性的展示说:“我们从这艘船上,找到了一座失落的城池!”

随着大屏幕上画面的闪现,一切的原点,被拉回了濑户内海附近、一个几经改建的村庄。

“沉船打捞点和这个村子,两个地点相距十万八千里,怎么可能是一回事?”

“证据呢?”

证据就在那个村子。

这座村子在五百多年前,名为小松城。

小松城在历史上的存在感不高,属于一鸡死一鸡鸣这一现象的牺牲者,几经战火之下,没留下多少痕迹。

但它附近有个被泥石流掩埋的村子,保存可好,难得是村长居然识字,他不止记录着村子里所有人的名字和生卒年月,还有类似于写日记的习惯。

那本记录的最后几页,记录着类似于【海神的诞辰将要到了】【我们给海神准备了前所未有美丽的新娘】【尚隆公子的侍从今天来到了村里】【新娘被公子带走了,海神会震怒吗】一类的话语。

村子依附于城市,不是家臣的,没有资格叫主公,但既然能称公子,那他们村所依附的那座城池,八成就属于这个“尚隆”。

原本还有人猜测,这位尚隆公子是偶然路过的——毕竟结合上下文,他似乎颇为风流侠义,还从这里带走了一个险些被献祭给海神的少女。

“但是我们在遗迹里找到了其他的证据!”

小松城毁于战火,五百年后的现在,只有一个新建的渔村,但村子里偶尔会有村民挖出些战国时代的器具。

“其中最名贵的,就是这个!”

白手套打了个清脆的响指,随着一阵轻微的机械声,舞台中心下陷又升起,原地多了个流光溢彩的玻璃展示柜,

柜子里精心的摆着一副画卷,用的是难得的绢布厚纸,原本该是墨痕清晰色彩明艳,但因为保存方式的缘故,剩下的都是模模糊糊的纹路,只有边角的落款还清晰可见。

但只凭这几点,便可以看出:这幅画的制式,是很标准的“女画像”。

在那个时代,是女方家成亲前,专门用来展示给婆家看的“名片”。

而和普通【女画像】不同的是,这幅画的落款并不是女子的娘家,而是【尚隆】。

“这些破碎的线索链,构成了一个相当动人的故事!”

“那位尚隆公子在治下的村庄里,救了一名险些被沉进大海的少女,两人因此陷入爱河,后公子属意娶她为妻,又拗不过执着于形式的长辈,便以夫家代娘家,亲手为她画了这幅画,交给了自己的父母,定下婚约。”

“而画上这个女人,”他指着画上模糊的身影道:“就是他将要迎娶的妻子!”

然而这并没有什么卵用。

别说打着买点东西主意来的迹部,就连看热闹的忍足都没把这玩意儿当回事。

——甭管这里头的故事有多动人,一者小松城和尚隆公子青史无名,二者东西毁的太严重,根本没什么收藏价值。

难道花钱就为了买那个小松尚隆的签名吗!

迹部正嫌弃这果然是个不靠谱的地下拍卖,那边厢,白手套胸有成竹的再次打了个响指,随着清晰的滑轮声想过,在那份模糊画卷的旁边,慢慢出现了另一个大号展示柜。

“诸君,这,”他双手打开展示到:“才是我哪怕浪费诸位时间,也要讲这样一个爱情故事的重点所在!”

那是个非常大的屏风,大的只适合摆在制式最高的宫殿里。

“这幅屏风来自于那艘被打捞而起的沉船,虽然目前还没有找到船体。”

“虽然那个古董倒卖团伙——前提是真的有他们这样一伙人——他们可能并不知道这件珍宝的来源,只是看在材质和工艺的价值上,珍而重之的保存着它,但到了我们手上,结合这些看似无用的考古资料。”

他指了指旁边那副画像,尤其是落款的部分,复又猛地将画面移到了那大屏风上!

屏风的主体是以某幅画作为蓝本制作的,尺幅大的超乎想象,画的是窗外轰轰烈烈的落日。

但是近景处,也就是窗台前,有个占据了画面将近四分之一的人像。

那是个女人。

一个闲闲的坐在榻上,趴在窗前看落日的女人。

画幅的视角在人物的斜后方,似乎是看着她做的画,只画出了女人五分之一的侧脸,却意外的十分灵动。

女人的发丝慵懒的散在背后,其上金色的发饰,分明是拿真金做材质点缀的,束住发尾的金环上,花纹是精细异常的浮雕,而每个米粒大小的镂空格里,都恰到好处的嵌着相应的宝石。

似乎只要现在的人能将它从屏风上拿下来,便能直接送给某位女士当做头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