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林如海(第2/2页)

熙凤盘算一回,摇头道:“这位柳公子爽侠不羁,二妹妹性子软懦,倒不大匹配。况且如今这情形,久则生变,等不得了。我想着,朱嬷嬷给她女儿相看,都中才俊定然知道的清楚,况且这位老人家很有些心胸,她看重的,必然有好处。如今这位姑爷,就很了不得,听说是兵马司的指挥使。不求能相比肩,只求实惠人好就是。”

这般话入耳,叫贾琏也酸涩,国公府大房里唯一的小姐,亲事上竟比人还低一等。只是覆巢之下无完卵,少不得依从凤姐之言。

凤姐又道:“至于这位柳公子,却也不失为好人选。他不在都中怕甚,二爷打听着,倒是正经去封信才好。二妹妹终身将有着落,这三姑娘亦是难事,况且咱们家探丫头言语爽利,行事大方,和这位柳公子许是相合也不定。”

贾琏就沉默不言语。家里留着几个妹妹作甚,他心里有数,必然恐怕宫里娘娘不能生,叫妹妹们进去作生子媵妾的。如今三妹妹长成,二妹妹的亲事才有筹谋的余地,可一杆子把二妹三妹都许出去,太难了,老太太必然不许。

凤姐急道:“就是因为宫里的那个不消停,咱们处境才落到这地步!况且甄家好时,东府跟着上蹿下跳,从不避人。圣人如何厌恶甄家,旁支都抄家入罪了,你还指望什么?再送进一个,白赔不说,圣人不喜欢也还罢了,恐怕更扎了后宫贵人们的眼,这几个娘家合起伙来……二爷,多个臂膀多条路。”

贾琏看一眼凤姐,心道,她果然变了,心益发软起来了。其实凤姐真是如此打算的,她自从悟了,成日成夜的都悬着半颗心,日思夜想:他们夫妻二人难以自救,只得托赖姻亲故旧,才有一条生路。可舅舅王子腾故去,其余老亲除了林家,境遇也不比荣国府好哪里去,若只指望林家,叫王凤姐也难放心。今日倒被贾琏的话点醒了,几个姑娘们的亲事,倒是一条好路。

“罢了。先打算二妹妹的事要紧,至于三妹妹,年岁还小些,我先给柳二郎去信,其余的,咱们再慢些合计罢。”

贾琏一语未了,院子里就有平儿大声问:“有什么事?”

大门外小幺儿道:“太太请二爷、二奶奶过去。”

凤姐不耐烦的一蹙眉头:“我就不去了,太太本就病着,我身上也不好,恐冲撞了太太。二爷帮我向太太说一声。”又小声道:“今儿十六,过二日是十八,黄道吉日,朱家亲家选定那日问名,恐怕明儿朱嬷嬷就又家去了,趁她在,我往罗翠坞亲求一番才好,若果然有好的,选下来请二爷细打听一番。”

贾琏一面整衣,一面无奈道:“你只记得人家走六礼,这十八日,也是宝玉同姊妹们搬进园子的日子,你就忘了?”

凤姐撇撇嘴:“记那个干什么!宝玉都多大了,还同姊妹们住一个园子,知道的,说咱们园子极大,各处轩馆离得远,同别家兄弟姊妹居住也不差什么。不知道的,那话叫我也难说,他倒只顾高兴,与他无妨,白白带累家里女孩儿的名声!”说着,就推贾琏:“你快去罢,有什么不妥当千万躲开!想着十八日就搬,我心下更焦,必得赶紧了办了大事为妙!”

贾琏自整衣去荣禧堂,凤姐坐卧一会子,也顾不得叫王夫人知道生气,只说有事要求林家,扶着平儿的手往罗翠坞去。

荣禧堂中,王夫人见下人拿着贾政的拜帖也并无保了周瑞一家的释,就叫来贾琏吩咐:“周瑞几个,即便有错,也是小错,况且咱们家里的奴才,没得叫衙门去审的道理。倒带累这一家子的脸面。我想着,你二叔到底不是当家人,大老爷袭爵,他的帖子倒更好些儿,你拿着大老爷的拜帖,亲往衙门走一趟罢。好歹把人带回来,若真有错,咱们打了罚了也还罢了,并不必烦扰衙门的官儿。”

贾琏脚踩着国公府正院荣禧堂的地砖,听王夫人说甚二老爷不是当家人,只觉讽刺。面上唯唯答应了,退出去时一面命人牵马,一面叫过心腹小厮兴儿吩咐:“……告诉你奶奶,我在外头躲几日再说。若是有什么消息,你出去告诉我知道。”

兴儿连连应了,贾琏打马就走。

至掌灯时分,凤姐才满面春光的从罗翠坞回来,兴儿忙上来回禀了。

凤姐唾一口,知道贾琏必然躲到外头某个粉头相好那里去了,虽吃了一瓮的醋,这当头却不好发出来。况且她也知琏二躲出去才是正理,只把两个帖纸交给兴儿,道:“拿去给你们二爷看,叫他千万上心,可耽误不得。”

兴儿忙藏进怀里,立刻出去了。

次日王夫人再叫贾琏,凤姐房中俱是一问摇头三不知,气的王夫人也无法。

这日正是十七日,林如海轻车简从,低调的进京里来了。

毫不停歇,只一径往皇城去,当今看着风尘仆仆的老臣,手边又有一匣子江南风土人情、豪门土著的讲究隐秘,并盐政托弊建言的折子,心下也动容。命其回府休养,以待朝廷旨命。

林如海暗暗松了一口气,知道当今没有把自己当马前卒的意向。那甄家并几大盐商的罪证是分内之事,林如海早就上折禀明了,这一匣子奏折才是林如海的底气,有了这一匣子,无论圣上派哪个心腹整顿江南道,都能顺畅几分。当今果然高兴,不枉这几年夙兴夜寐的操劳。

回至林府,早已色色妥当,林黛玉知她父亲许是要上京,恨不得亲来布置。林如海十分受用。

心腹长随杨林道:“老爷……就舍了南边了?”

林如海笑道:“果然还少几分历练,你再琢磨,想明白了来回我。”江南总督,封疆大吏,朝中都传说林如海要升任。可叫林如海说,若果然升任,才真是催命的大印呢,他一手整顿了朝廷的钱袋子不说,又把这钱袋子的军政要务都握在手里,哪个帝王不忌讳,内阁不堤防?若当今真叫他接受总督,说不得就是要他做一把刀,死在任上了。林如海早做了决断,果真如此,宁可死在路上,也不能带着污名死在总督任上,林家百年清誉不存不说,恐怕黛玉也保不住。

想到女儿,林如海收了笑,淡道:“准备一份礼,明日我去荣府拜访。还有姑娘的院子,叫她们细看,还有什么缺的少的,今日务必妥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