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丑事(第3/3页)

尤氏碰了个软钉子,只好不再提此事,稍坐一息,就推托有事往后头去了。

朱绣竖起耳朵,听跟在她身边的心腹婆子小声问:“四姑娘不回来,秦氏这烫手山芋可就砸咱们手里了。若是她好好地……,奶奶得膈应一辈子;若是她没了,大爷很看重她的那个,岂不是得闹翻了天去?……”

半晌才有尤氏的声音:“……果真不行,只得把咱们家里那老搅家星和她生的那两个婢子接来……”

朱绣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当下就请惜春起身,两人带着几个婆子利利索索的赶着就回去了。

至晚上,朱嬷嬷一边给闺女梳顺头发,一边问:“那边府上的小蓉大奶奶果然不行了?这样的门户,请得起名医用得起好药,那位大奶奶往日年轻力壮的,若非一般急病,再难如此情状的。也是奇了,想必是心病罢。这世道对女人到底是苛刻些。”

叹了一回又道,“这次倒罢了,日后不许你在去那边,我前些时日隐隐约约听了些闲话,忒叫人恶心了些。那家不修內帷不修阴鸷早晚败在这上头。”

母女两个镜内对视,朱绣拧着眉头道:“可是姆妈说对了,那位秦大奶奶也是心病,也不是心病。”说着就转过身,小声道:“她是有孕了。看珍大奶奶的样子膈应的了不得,却偏偏把人抬到眼皮子底下照料着……姆妈也想到了罢?”

朱嬷嬷瞪大眼睛,须臾才道:“看来是我管的你太松了!你打哪听到的这些事,嗯?”

朱绣笑道:“姆妈知道我耳朵灵,就是我不想知道,那些事儿也往我耳朵里钻呢。况且跟姆妈我有什么不好意思不能说的呢,对旁人我一个字都不提。姆妈想着我心里通透着,日后也少担心我。”

朱嬷嬷点点闺女的额头,才道:“这里头脏污的很,我很不愿你知道。”

两人在炕上躺下,半晌,朱绣才怅道:“小蓉大奶奶存了死志……若一开始就打掉了,她还能活。可现在那位珍大爷要她生,别说她自己根本不愿意,就是想生也多的是人不让她生下来。那位珍大奶奶接四姑娘回去,就是打着这个主意,当着年幼妹妹的面儿,珍大爷再闹也不敢太过了……她只想着保全自己,可怎么不想想四姑娘多无辜,一下子就掉进泥沼里,洗都洗不清。果然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朱嬷嬷冷笑道:“什么锅配什么盖,两口子都不是好人。只可惜了那位花儿似的秦大奶奶,年纪轻轻的赔了命进去……绣儿,你记着,这有时候行差踏错一步就再回不来头,可万一走错了就索性不管不顾,千万千万别回头!就比如这位秦氏,她既不愿意,就该坚守住;既没有坚守住,就索性不要脸皮不要名声,不管哪个都能挣出一条活路。最怕这不上不下的,把她自己给埋了进去。她死了,过两年男人该续弦的续弦,该纳新欢的纳新欢,名声性命老父兄弟一并都抛了,什么都换不来,还全担着污名!白死了!”

说出口,又自悔失言,拍拍额头道:“很不该跟你说这个。你还小呢,别管他们的闲事了。”

朱绣心里也不好受,“治得了病治不了命,自己选的路罢了。”

过几日,朱绣听闻尤氏犯了胃疼的旧症,起不了身。她便把守寡的继母尤老娘接到府里来照管家事,这尤老娘本是死了丈夫,带着自己生的两个女儿再嫁入尤家的,一时一刻都不能叫两个女儿离了眼前,便把俩女儿也带了来。这俩姐妹虽不是尤家的血脉,也随着尤氏的名儿唤做尤二姐、尤三姐,两个皆是最标志不过的人物,把她们大姐都比到了茄子地里去了。一时间倒叫两府的下人啧啧称奇。

朱绣听过就算,就连惜春,也是冷笑一声,并无他话。

惜春回来,病了一场。林家有自家供奉的大夫,黛玉怜惜这个小妹妹,惜春又爱跟她亲近,禀过贾母,便把惜春接到罗翠坞同住一冬。贾母听闻她们姊妹和睦,只有喜欢的,忙应了。

朱绣这日正盘算:秦氏可卿命不久矣,那封妃省亲就近在眼前了。她们虽没有资本争那些大宗的买卖,可这帐幔帘子、椅搭桌围、床裙桌套还有靠枕倚枕等等,这些个小物件儿都很有作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