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代天子巡视(第3/5页)

“盐利利于大汉,阿姐曾说过将来的盐利是要归朝廷所营,眼下所做的一切都是在为此准备。”刘盈还是记得早年在云中刘元提起盐之一事,明明白白的告诉过刘盈,盐务将来一定会为官营,任何人都不能用任何的理由和借口阻止此事。

刘元点点头,“首要是在各州开盐田,将贵族之利全都抢了。阻力现在除去,将来以盐官营,他们便不会再拦着不许。”

“只是如此一来,去办此事的人必会引起贵族的仇恨,怕是……”刘元虽然说了心中有个合适的人选 ,有提过是何人,到了现在要把事情定下了,刘盈心知若此人不是刘元,所承受的压力只会比刘元去办这件事更大。

刘元道:“故,能为大汉舍身而忘死,愿意为我们去办成这件事的人,我们得记住他的恩情。”

既然刘元说想让尤钧他们善始善终,有一些话刘元也会先与刘盈提起。

刘盈一下子笑出声来,“阿姐与父皇总是有着本质的差别,如同父皇从来不会让我们去记一个臣子的恩情,可是阿姐却会。”

“为君为臣,虽说臣拿了你的俸禄,但是也不代表人家非要拼了小命为你做事,能为你做到这一点的人,恩情就得记下。”刘元不说刘邦的不是,虽然姐弟各自清楚刘邦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可是在人死了之后在死人背后说死人的坏话,刘元不想和刘盈成为那样的人。

“是啊,像我,我虽然当了皇帝,可是我还是不想当皇帝,一个皇帝该做的事我都不想做。下面的臣子有着同样的心思的不知有凡之,故而真心为我,真心为大汉是值得我们感恩的。”刘盈想到用自己为例子的说起,刘元……

一点都不想听这个例子来着,所以说刘盈为什么要拿自己当例子?

虽然不满于此例,理还是那样的理,也就不宜多说,刘元朝着刘盈认真地道:“盐利一事该办起来。”

十分认真地冲着刘盈说,刘盈道:“先前阿姐就说过有一人人,现在还是定下此人?”

虽说刘元不常改变决定,刘盈还是问一问,再作确定。

刘元确定地道:“尤钧尤廷尉,陛下以为如何?”

这个人,刘盈皱起眉头,“当年此人本在云中,是阿姐所倚重的人,却自荐于父皇,后来一跃成为九卿之内的廷尉,本事非同小可。”

“所以才让他去。而且还是他与我自荐的。他是一个聪明人,最是清楚我的心思。”点明尤钧的聪明,引得刘盈看了过去,“阿姐觉得此人可用?”

“为何不可用,当年他自荐于父皇的事我也曾与你解释过了,他是一个士人,一个想要一展抱负的士人,而我并不能给他足够的高度,他才会另择了父皇。而如今,陛下成为了陛下,在他看来,我可以给他想要的一切,他自然也会愿意为了我做任何事。”

“阿姐不担心将来有一天他也会为了他所谓的抱负再背叛你?”刘盈的心思细腻,有些事他关注得比刘元还要细。

刘元闻之看向刘盈,“陛下,除非将来有一天你不是皇帝,我也不再是皇帝的亲姐姐,大汉的始元公主,否则不会有那样的一天了。”

“要知道若是他去推行平价盐,那么他会得罪多少的贵族,天下九州的贵族他都得罪完了,你以为他还可以选择其他人?他只会紧紧的抱住我们的大腿,一辈子都盼着我们能好,那么他也才能好。”

“我瞧他不是一个在乎自己好不好的人,他只要达到自己的目的,就算什么都讨不了好,他也全然不在意。”

刘盈还是有识人之能的,尤钧那样的人刘盈虽然接触得不多,然而一个人的禀性从他的行事可以看出端倪来,显然尤钧就是一个为了达到目的而可以不择手段的人。

“可是他要达到的目的,与我们本质上是相通的。”刘元提醒着刘盈,“作为一个法家的人,你看看自古到今,哪一个是跟贵族联合的,既然从前不曾,现在也绝对不会,他会帮我们对付贵族,就是跟我们一路的,陛下以为?”

刘盈没想过去深入的了解法家,然而刘元提起法家的人的做法,最终还是得说,好似也没有听说过哪个有心改法的人会做出应该做的事情来。

“阿姐既然说他可信,且听阿姐的。只是他一个文弱书生,得派一支兵马护着他才行。”刘盈听着还给出主意,刘元赞了一声刘盈,“陛下仁厚,言之有理。武朝先生与各州的驻军将军都有些交情,我想让武先生带人护送尤廷尉前往各州去。”

刘盈一听想起来了武朝早些日子已经回了长安,当时还以为刘元让他运书回来而已,现在看来刘元是早有准备。

“阿姐果然还是走一步想一百步外的事。”刘盈真心实意的称赞,他是佩服刘元这样的心志和本事的,曾也想过要学,可惜他不是那样的人,终究没能学成。

刘元道:“此事关系重大,以盐利而富国,齐桓公可以因此而称霸,换了是我们,我们大汉也必将会因此更加繁荣。”

不得不说,刘元满怀对未来的美好企盼,刘盈甚是以为,未来想必一定会如刘元所说的越来越好的。

“好!”刘盈说出一个好字,便让人准备诏令下达,当然不忘告诉吕雉和萧何一声,好在这些人刘元也早跟他们打过招呼,诏令送到他们手里,两人都没有异议。

“尤廷尉去理盐事了,那由谁来接任廷尉一职?”刘盈顺口便问了刘元,刘元抬起头看向刘盈道:“陛下若是问我,自当知我心中的人选是何人。”

刘盈微微一顿,“徐庄先生?”

“然也。”刘元手下的人里,要是论查案的本事,无人能出徐庄左右,故而刘盈如果问刘元心中的人选,非徐庄莫属。

“徐庄先生多年助阿姐安定云中,对阿姐忠心耿耿,能力本事只比尤钧有过之而无不及,既然阿姐认为此人可行,就按阿姐说的,调他为廷尉。只是,人没到之前,先让人争一争如何?”

虽然不想管事,可是如果设下一些事可以让下面的人斗起来,想来也还是挺好玩的对吧。

刘元没想到刘盈起了如此心思,却也没什么不配合的,刘盈道:“徐庄先生阿姐即调回来,反正现在长安的学宫已经办了来,阿姐想调多一些人回来用也是无可厚非的。”

连理由都为刘元想好了,刘元自无不答应。刘盈还想起了另一件事,“阿姐的学宫还没有名字呢。”

刘元秒懂,“请陛下赐名。”

刘盈一听高兴坏了,连连地道:“既然是阿姐大力所办,一切用度都是阿姐承担的,就以阿姐的封号为学宫取名如何?我希望只要学宫还在一日,永永远远都叫人记着,都是阿姐你办起来的学宫,让人永远都记着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