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梁王(第3/4页)

“我,越多越了。”韩信一脸自得的回答,刘邦听闻而笑问,“既如此,为何你被我辖制?”

对此韩信正色而道:“陛下虽不善于领军,却善于领导将领,这就是臣由陛下辖制的原因,况且陛下是上天赐予的,不是人力能做得到的。”

按理来说听到如此的奉承,刘邦该高兴了,可是想到韩信领兵的本事,刘邦怎么都没办法安心,没错,刘邦确实是不善于领兵,他只善于用人。但是一但这个人对刘邦不忠了,那么如此厉害的人就会成为刘邦的心腹大患。

倒是樊哙在这个时候大声地问道:“那我呢,淮阴侯我呢?”

心急地询问,也想让韩信给他来个评价,韩信看着樊哙久久不语,樊哙等了半天没等到韩信的话,不耐烦地道:“我说淮阴侯,你有话倒是直说,别不说话啊,勾得人心里难受极了。”

“不如我与樊将军过几招吧。”韩信不想回答,而是与樊哙提议,比起动嘴皮子来,还是动手的好。

“难得淮阴侯想与人动手过招,樊将军便遂了淮阴侯所愿。”刘邦在上面开了口,下面的人都看向韩信,韩信虽然擅长指挥千军万马,要说手上的功夫,他们其实很少见识过。

难得韩信开口说要打架,一个个都是迫不及待想上来见识。

之后,打起来了,樊哙就把韩信的头给撞破一个血窟窿,当时血流了一地,传了太医前来,太医们都吓得不轻,樊哙真是有一千张嘴都不说出来,明明韩信可以躲过的,怎么就撞上了?

百思不得其解,却没有一个人愿意想听樊哙解释。

之后,等韩信昏迷了五天后醒来,韩信就傻了,上窜下跳得像个猴子一样,对于身边的人一概不认识,倒是一改从前的高冷,见人就笑了。

“可惜了。”一心那样轻叹一声,刘元也一样的轻叹,“是啊,可惜了。”

她也真觉得可惜,但是事已至此,刘元也没有其他的办法。

“殿下,梁王送了信来,想与殿下一道回京。”此时席寒与刘元送着信上来,内容与刘元道来。

口信是口信,而书信是书信,刘元看完默默地不作声了,“与梁王回信,一道作伴就一道作伴吧。”

刘邦之前往梁地而去,如果不是因为刘太公去了,会出什么样的事就说不准了,刘元一点都不赞同刘邦杀功臣的做法,可是刘邦同样不肯接受她的提议,你不服我,我也不服,偏偏刘邦是皇帝,他可以不听刘元的,刘元还不能跟刘邦硬扛。

彭越寻上刘元来,刘元大概能想到是因为什么,可是,有些事情刘元被刘邦明令了禁止刘元插手,刘元现在的功劳越大,刘元也为自己操心,轻易也不敢和刘邦唱反调。

事隔了几年再见彭越,彭越老了许多,见着刘元却还是强打起了笑容,“公主殿下。”

“梁王。”彭越此人爽快,刘元是十分喜欢的,故而每回与彭越说话都是客客气气的。

“一道回长安,还得让殿下照看。”彭越一如既往的客气,刘元不以为然地挥挥手道:“正好可以一路打猎回去,得来的猎物全都给宫里当野味,也算一份礼。”

彭越一听刘元那么说,高兴地笑了,“好,殿下说得极是,礼虽然我备了不少,锦上添花还是更佳。”

刘元一脸的认同,故而刘元与彭越往长安而去,所过之地,听说猎物出现比较多的地方,全叫他们扫荡了。

眼看就要到长安了,彭越道:“殿下能否救我?”

一路上彭越早就想说了,可是一直没有把话说出来,再不说就要到长安了,不说都不行。

“我不能,可是梁王自己可以。”刘元肯定地告诉彭越,她救不了彭越的,可是彭越可以自己救自己。

彭越一顿,刘元也就不怕地说白了,“其实梁王既然说出口让我救你,也就是说你清楚你处于什么样的局势。功高盖主,这句话谁都懂得,却不是谁都能做到。”

“陛下当真如此心狠。”彭越的眼中闪过一道恨意,他本没有想过要反,他的功劳所得的一切都是刘邦自己许诺要给他的,如今刘邦却要反悔,反悔也就算了,还不想落人口舌,不想让人觉得一切都是因为他容不下,所以才会想要千方百计的除了诸侯王。

刘元道:“若是换了梁王处于父皇的位置,你想必会做得比他更狠。”

虽然不可否认刘邦确实是狠,但是换了另一个人,想必会做得比刘邦更加狠。

“还请殿下明言。”彭越都求到刘元头上了,刘元看着彭越显露出来的老态,“梁王如果信得过我,就将手中所有的兵权都交上去,自请留于长安,从此再也不回封地。“

彭越震惊地看向刘元,“殿下……”

“异姓王,你还是一个握有兵权还有封地的异姓王,当日我才回长安就收了诸侯王一半的兵马不错,但是这几年来你又收了多少兵马你比我更清楚。”

刘元看破不说破,但是现在的情况是彭越寻上刘元请刘元救命,话就得说清楚了。

彭越道:“因而陛下心中犯了嘀咕?”

“敢问梁王,你一个不想谋反的人你养兵来做什么?”刘元问一句大实话,想让彭越自己想清楚了,他是舍不得自己的兵,还是舍不得自己一家的命?

“可是,可是从前各路诸侯皆如此,而且我们也一直都听陛下的调遣,陛下就因为我们养兵,就因为我们练兵就容不下我们了,这如何说得过去。”

说到底彭越还是舍不得手里的兵,他是认为手里有兵才能护住自己,才能保住自己一家子的性命。

“想想项羽,从前的时候各路诸侯有哪一个不听项羽的话,最后的时候又有多少人听项羽的话?”刘元只拿项羽为例,足以让彭越想清楚了。

“前车之鉴,你不会觉得有了项羽在前,能出一个汉王成为皇帝,不会再有另外一个?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说白了就说白了,刘元一点都不担心眼前的彭越不能接受,大家都是从起义走来,一步一步走到了今天,拥有了权利和地位,大家都有一颗不甘平凡的心,也不愿意叫人永远踩在脚下。

那么,当你手中有了一定的能力,你会不会不仅仅不想让人踩在脚下,而是想要将天下所有人都踩在脚下?

刘元就算没有把话说白了,彭越也听明白了,“殿下,我若是将所有的兵权交出,削王为侯,而且答应陛下再也不会回到封地,果真能保我一家人的性命。”

“要杀你总要找理由。你手里又没有兵了,还连封地都不回了,如此诚意父皇看得分明,自然不会再对你动手。”刘邦也不是真正心狠手辣的人,你都把他最怕的东西交上去了,要不是非杀人不可,刘邦是不愿意落得一个斩杀功臣的名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