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第2/3页)

她细细的打量了女儿的脸色,见她面上虽带疲惫之色,但双颊泛着桃红色,眼睛晶亮,口唇殷红,连坐姿都透着一股微妙的别扭。

温氏与李嬷嬷对视一眼,两人心照不宣的一笑,各自心领神会。

温氏也不急着先说正事,而是拉着容辞语重心长的老生长谈了一番,大意就是让他们节制些,小心婚前就闹出人命来。

“不过话说回来,”李嬷嬷突然插话道:“眼看这十来天就要大婚了,此时若真有了也不妨事。”

容辞现在听这些话,可再不觉得自己问心无愧了,之前只是尴尬,现在却是极其的心虚,想要拿其他的事打断母亲和嬷嬷的话头,不料这两人提到这个就兴奋,完全不理她这个当事人,你一言我一语的的说的正热。

“这么说倒也是,颜颜能早些坐下胎也有好处,不是我说,皇室的子嗣未免太单薄了些。”温氏说道:“我和老爷当年那样艰难,都有两个女儿呢,陛下这个年纪,竟独独太子一个,这未免说不过去了,是不是……”

她说着就又要怀疑到谢怀章的“能力”上,可李嬷嬷却是知道内情的,她比容辞还要早些知道皇帝久未生育的内情,后来更是连前因后果都被告知,但是时间一长,又有圆圆常在身边,便有些忘了这回事。

现在听温氏的话,这才想到圆圆来的极其巧合,即使容辞体质特殊,要想再有孩子也有些难,但见温氏提起这事便忧心忡忡,只得安抚道:“说不定是缘分份未到呢……再说了,还有太子在呢,也不用太着急。”

温氏真情实意的担心了起来:“太子虽好,可到底不是……女人么,总要有亲生的孩子才圆满……”

明明圆圆就是自己的亲生骨肉,偏偏连对亲娘都不知道该怎么开口,官盐当做了私盐买,这才是最令人无奈的事。

可是若是和盘托出,就要从万安山说起,之后经历了一路的磕绊才到如今,又哪里是温氏这种性情软弱的妇人经得住的,前世这一年正是她的大限之年,容辞实在不敢多说什么节外生枝,只能道:“话也不能这么说,您不就对盼盼视如己出么,做什么又要嫌太子不是您的亲外孙呢?”

温氏听了欲言又止欲言又止,她虽面上对两个女儿一视同仁,但只有自己心里知道“视若己出”的意思就是不是己出,表面上看没什么差别,但心里又怎么能不分亲疏。

在这事上男人还好些,女人却是扎扎实实的经历了十月怀胎,分娩之痛才将孩子生出来的,不经这一切,那孩子就像是从天上掉下来似的,即使再疼爱也是无根无源,若她没有容辞还好些,可是亲生的庶出的都在跟前,在母亲心里谁远谁近连想都不用想,这血缘之亲,有哪里是“视若己出”四字可以抹平的。

容盼是从生下来就抱给温氏养的,以至于容辞自己有时候都忘了这个妹妹与自己并非同母,容盼都尚且如此,温氏便打心眼儿里觉得一个女人,若是没有自己的孩子肯定不够踏实。

“还有可惜了圆哥儿,眼看着都要养熟了,偏偏人家近亲又寻了来接走了……”

容辞之前跟温氏解释圆圆的事,都是说他被亲眷抱走了,温氏现在提起来还有不舍。

这处处都是容辞当初不得已撒的谎,一个谎言要用一百个去圆,弄得她现在谎说的多了,想要坦白都不知道该从何说起,只能暂且走一步看一步。

*

许容盼的婚事已经定下来了,就在明年三月,这准备可比她姐姐这个要做皇后的时间长多了。

容辞这边日子过得飞快,婚期在眨眼间已经是迫在眉睫的事,饶是容辞对这事已经算是淡定,也不免开始紧张起来。

等到了十七这天夜里,承恩伯府上上下下没有一个睡的,纷纷忙的热火朝天,脚不沾地,宫里也往这边派了好些人手,但不管多少人,都像是不够用似的,温氏和陈氏为了调度人手、支应场面,喊得嗓子都哑了。

反倒是容辞这个要成婚的成了他们中最清闲的一个,不过闲也有闲的坏处,这样看着旁人忙来忙去,那种紧张的感觉越来越重,额上竟然还有些冒汗。

李嬷嬷见了连忙替她将汗擦净:“先去眯一会儿罢,上妆还要等一刻钟的功夫。”

容辞摇头,“现在怎么能睡得着,嬷嬷,你去让人将东西都摆出来,咱们先预备着,以防之后慌乱。”

李嬷嬷应声而去。

这又是忙碌的一夜,不只是筹备婚事的人,连温氏陈氏等人的好友,许讼的同僚都前来恭贺,其余那些久不走动的远方亲戚也纷纷现身,都被安排在前庭内饮宴,若不是极其亲近,是见不到新娘子的。

甚至靖远伯府的人也到了,毕竟是骨肉至亲,也不好完全不理会,便彼此客客气气的寒暄了一阵子。

郭氏已经老得很,但还是被人搀扶着见了容辞一面,看着这个当初在自己面前战战兢兢,话都不敢多说两句的孙女被一众女官内侍环绕,宛如众星捧月一般,抬抬手就有数人伺候喝茶,让人清楚的意识到今天过后她就要是母仪天下的皇后了,郭氏百感交集,想要说什么又不知如何开口,最后只得在一群穿着高阶官服的宫人漠然的眼光中上前拍了拍容辞的手,并没有多说什么就退了出来。

她出门被扶着站在庭院中,看着深蓝的近乎黑色的天空良久,最终也只是低叹了一声。

到底是她失了眼劲,有些事错过了就是错过了,若要强求,说不定弄巧成拙,得不偿失,反倒更添不美。

这人啊,总是要识趣的……

来来回回等容辞被人翻过来覆过去的摆弄着上好了妆,梳好了头,大大小小零零碎碎的首饰上了身,又一层一层的将大婚的红礼服穿戴好,远处的天色已经隐约发亮了。

而容辞这才知道为什么不能早早地收拾好只等人来接——那个专门在帝后大婚才会带的凤冠真是太太太太重了,比之前二品的头饰还要要重上不少,几乎要压得人喘不过气来,恍悟道原来做皇后还是个体力活。

“娘娘不必担心,”司礼的女官柔声细语:“这冠一辈子只用一次,您是本朝第二个戴过的人,除了前头太、祖皇帝的孝穆皇后,各位中宫娘娘们都是在宫外成的亲,由太子妃册封皇后,只需行封后大典,不需再经一次大婚了.”

“是么,”容辞小心翼翼的将头抬起来,苦笑道:“那可真是幸事一桩。”

这时前门来报,册封使和婚使已经到了。

原来与皇帝已经于太和殿升座,谴了使者来成礼。

接着宣读圣旨,容辞的到没什么不同,但封后的圣旨过后,温氏便被封了魏国夫人的事才令人有些惊讶,毕竟推恩许讼夫妻也只是封承恩伯而已,不过转念一想也有道理,皇后在册封之前就是郡夫人,册封其母总不好比女儿之前还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