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第2/2页)

这说明什么?

说明他不是贪权慕势之辈,错过一个伯府小姐他也并不感到可惜,这人哪怕没表现出来,其实对自己有强大的自信。要不然换个人遇上这种事,肯定点头了,先把伯府小姐套牢了再说,错过谁知道还有没有这么好的?

再说这个事吧,靖安伯府主动提起来本身冒了风险,在这种事上女方主动多少会招来诟病。

现在看来那边替他们保了密,一个字没往外传。

换做有些,自己出身不高却被伯府小姐看上,不拿去跟同窗显摆?抬一抬自己的身份?

他要是一口答应,事情很顺利的谈下来,伯府那边兴许还会动摇,会去想万一押错宝呢?这决定是不是太草率了?

他拒绝之后,这些顾虑全都没了,剩下什么?

剩下的是没法割舍。

只不过打一个照面,钱宗宝也没撩谁,结果莫名其妙就成了人家心里的白月光。

一开始,伯夫人虽然遗憾可没想强求,跟钱宗宝谈不成,她转头想要物色其他女婿。结果比来比去好像人都不如钱宗宝,撇开相貌不说,既不够正直,也不够体贴,连潜力都比不过他,要说有什么比他强的也就是出身这一条。

门第当然重要,可这东西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能改。

钱家现在还是商户,过几年就该变一变了。

你说他哪怕当了官,根基太浅。

可纵观历史,哪朝哪代没有新贵?底蕴深说来是尊荣,要是家里子孙没本事,跟秦家那样,不也败了?

就不能提秦家,他家才是真惨,跟他们比起来,想魏国公府那样都不算什么了。

侯夫人受人之托上王府来是一月下旬,后来钱玉嫃给了答复,按说这事就该了了,谁知到三月份她又来了一回,再次转达了靖安伯府对钱宗宝的中意,说伯府那边不在意他出身高低,看重的是他的人品、志气和潜力。

那边愿意等他应完科举,想得个准话,这事有没有戏?

要娶媳妇儿的是宗宝,钱玉嫃能代他答?

她只能说回头问问,谁都没料到那边如此执着,钱玉嫃想着难不成真是女方一见钟情?还是拒绝之后她反而割舍不下?

甭管是哪种情况,得知伯府小姐一心拴在弟弟身上,钱玉嫃倒盼着他俩有缘分。

早先让谢士洲去打探过,钱玉嫃觉得这位很不错的,她又这么死心塌地,真娶回来应该能踏踏实实为宗宝打算,比另外再找的还要好些。

夫妻之间很少有完全对等的,谁执念深付出自然多,相应的另一方就比较享福。

因为宗宝是弟弟,做姐姐的自然希望他是更幸福的那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