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得意(第2/2页)

杨坦是主和派的中坚,明里暗里指责太子穷兵黩武,这回河西大捷不啻于打了他的脸。

尉迟越早知他要借题发挥,只是掀了掀眼皮:“那么依杨大夫之见,凉州城该当如何保下?”

杨坦是迂儒,于边事一知半解,只知道打仗劳民伤财,增加税赋。

他花白胡子一抖:“亚圣有言,‘仁者无敌’,我大燕乃天命所归,德风所被,百夷臣服。《诗》言‘载戢干戈,载櫜弓矢,我求懿德’,以德服众,方是大道。”

尉迟越淡淡一笑,颔首道:“若当日换了杨大夫,必能以德服人,在城门上诵一篇诗书,便叫吐蕃兵马羞愧掩面而去。

“可惜沈使君不如杨大夫这般舌灿莲花,只有一副忠肝义胆,便只能血洒边关,死了还叫人求全责备。”

杨坦叫他说得老脸一红、哑口无言,不敢再置一词。

尉迟越扫了臣僚们一眼:“孤以为可追封沈使君为开国县侯,诸位可有异议?”

这一眼已隐隐有人君的威仪。

有杨坦的前车之鉴,群臣哪会上赶着讨没趣,都道:“沈使君实至名归。”

大事就此定下,但细节还需从长计议。

中书门下和礼部、吏部都有话说,文臣最爱逮着这些事争论不休,尉迟越听他们喋喋不休半日,总算议出个大致的章程。

眼见日头西斜,他便叫群臣散了,自己策马回了东宫。

这一夜,东宫长寿院一众内侍总算睡了个整觉。

尉迟越躺在床上心满意足,事情进展得出奇顺利,如今万事俱备,只须等着沈氏对他一见倾心便是。

不知沈氏见了自己会露出怎样的情态?那日桃林中沈氏水灵的凤目、灿若桃花的笑脸又浮现在他眼前。

尉迟越嘴角不自觉溢出笑意,随即绷住嘴角,翻过身端端正正地躺平。

他是持重之人,断不会像某些浮浪子弟般与小娘子眉来眼去……

尉迟越在心里编排着,不知不觉走了困意,一直到四更天才合眼,虽然又是一夜未能安眠,但心境却大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