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第2/2页)

内室卧塌前摆了四五只箱子,翁季浓皱着眉头,摇着象牙骨扇,指挥着侍女们挑东西。

元琛无从下脚,只能正在屏风旁问她:“做什么呢?”

翁季浓听到他的声音像是松了一口气一样,摇摇头让侍女们先退下,小心翼翼的绕过箱子走到他身边。

“给哥哥做衣裳呢!”

弯着眼睛,梨涡一深,笑得格外甜,面上还带着明晃晃的意思:夸我。

看得元琛心尖儿痒痒,好不容易才把目光从她白嫩的面庞上移开:“我衣服够穿。”

翁季浓一脸早就知道你要这样的说的表情,踮脚贴着他,手指着他的衣领:“哪里够了,你瞧瞧,这衣领都磨掉了,穿着要不舒服的呀!”

元琛有一瞬间的窘迫,但一瞧只起了一个线头,心里无奈。

他虽然很少注意外表,但也不置于穿件破衣服出去见人。

“哥哥在军营中行走,自然没有人会说你,要是与那些文官或那种大家族出身的人打交道,他们瞧见会笑你的,不过哥哥放心,以后有我,我会帮你安排好的。”翁季浓假装没有看到他无奈的神情,只把他按到软塌上坐下。

元琛知道她说的在理,他坐上这个位置就不可能永远只待在军中,前些时候建元帝来密信,待武威郡郡守回京述职后不打算再派新的郡守过来,他这个河西大都督未来除了要防御外敌还需管理当地的政事。

他总要穿得体面一点,这一身却是不适合见客。

“那就有劳夫人了。”

翁季浓嘴角翘起,摆摆手:“哥哥客气了,这些都是我从江南带来的绸缎,哥哥喜欢哪个颜色?哪个纹路?”

“黑色就好。”元琛看到了许多花里胡哨的颜色,连忙道。

翁季浓摇摇头,虽然他穿黑色是很很好,但还有旁的许多颜色也符合他的身份气势:“这匹青色也好看,墨色的哥哥穿着也合适,再瞧瞧这匹玄色带雄鹰暗纹的,做成宽袖长袍,哥哥穿着定会威武霸气,那些蛮夷外族人一瞧你,就不敢入侵了。”

翁季浓小嘴巴说个不停,安排着哪个颜色的袍子佩带哪个腰带荷包……

叽叽喳喳的像只黄鹂鸟儿,不会让人厌烦只觉得十分动听。

看元琛听得认真,翁季浓有些得意,她旁的虽可能不如别人家的小娘子,但打扮上可首屈一指,以前在吴郡,她新做了什么样式的衣裙,不出半月,定会在吴郡流传开,外头的成衣铺里也都会摆上一样样式的。

和元琛商量完衣料的颜色,翁季浓就派人去将她从吴郡带过来的绣娘请过来,帮元琛量身长,折腾了好久才算玩。

-

元琛舒展的长腿靠在榻上,眸子盯着翁季浓,就这样看着她坐在妆匣前忙活了小半个时辰。

等她上了榻,不着痕迹的看她的脸,粉白娇嫩的与不抹那些东西时是一样子。

翁季浓钻进被窝里,看他嘴角上扬,软声问:“哥哥笑什么?”

元琛摇摇头:“笑你有趣。”

有趣?

翁季浓思来想去,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她哪里有趣啦?

从小到大,她听过许多夸她的词,就是没有有趣这两个字。

元琛给她递了一个胳膊:“早些睡,明早还要早起。”

明天是三朝回门的日子,他们要去翁宅。

翁季浓想到明日就可以见到兄长们了,忙抱着他的胳膊,闭上眼睛。

元琛却没有那么容易入睡,这几晚都是这样,先是他谨慎惯了,不习惯身侧睡人,后来又是小娘子睡觉不老实,浑身馨香,软绵绵的不设防的靠过来抱他,当真难捱,默默数了数,还有整整两个月。

每每想到这个就后悔,自己这可不就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

次日一早,门口备好马车,回门礼也早就备好,翁季浓带着元琛一同回道翁宅。

翁氏三兄弟一早儿就在门口迎接,三位郎君长身而立,便是最小的三郎君也是风度翩翩,清俊风逸。

元琛面色淡淡的看着翁季浓同他们说话,他面对这三位比自己年纪还要小的妻兄时心情是十分复杂的,按理他得唤他们一声兄长,但他实在唤不出口。

翁叔泽只比翁季浓大个两岁,扯过翁季浓就嘀咕:“他朝谁摆着一张脸?”

翁季浓看向元琛,再看回来:“没有呀!”

翁叔泽冷哼一声,他不信,这人肯定还是记恨他们那日灌他的酒。

“让这两个小的去后面用膳,我们去前头,元兄可赏脸?”翁孟津看着元琛道。

元琛听他的称呼,心里笑了笑,这翁大郎君会做事,颔首:“可。”

翁孟津朝翁二郎君翁仲涟使了使眼色。

“三郎带妹妹进去。”翁仲涟笑着对一旁的翁叔泽说。

翁叔泽知道他和大哥哥要与元琛谈事,先带着翁季浓进了屋:“厨房做了你爱吃的早膳,你在吃些。”

翁季浓回头看元琛,元琛朝她点点头。

翁季浓这才放心了。

“小没良心的,这才几日,胳膊肘都往外拐了。”翁叔泽看她这幅不争气的样子,气极!

翁季浓才不理他的气话:“大哥哥和二哥哥万一欺负他怎么办?”

翁叔泽冷冰冰的说:“放心,我们三个加起来都不一定是他的对手。”

虽说此话是灭自己威风,长他人志气,不过也是实话了。

但是若论文章诗词歌赋,元琛也不是他们的对手。

他这话,翁季浓听完便道:“他又不需要作诗!再说,作那些诗还不如多习武。”

“哼,不知是哪个不知世的小娘子曾放口说非吴郡最具才华的郎君不嫁?”翁叔泽道。

翁季浓笑嘻嘻的说:“都五岁的事情了,三哥哥现在还拿出来说,好没趣儿。”

直把翁叔泽气得牙痒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