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皇帝开始养崽后

闻茵又带着小太子在街边买了烤红薯。

剥去深褐色的外衣,里面金黄软糯香甜的薯肉便露了出来,小太子一口咬下,甜糯的红薯入口,顿时让他高兴的眯起了眼睛。

“好吃吗?”

“嗯。”

“这也是皇上找到的东西。”

小太子一口红薯肉卡在了喉咙里。

他吃惊地道:“这……这也是皇上……”

“你应当也知道,每年都会有好几艘大船出海,与海外异国往来。番薯,土豆,花生,许多东西,都是从海外传来的。”闻茵提及此事,还带着几分笑意:“当初皇上偏要造船出海,那时候所有人都拦着,没有一个人依了他。说起来你也许不信,皇上也是看了话本,才萌生了这个念头。后来大船便如他心意出了海,这些东西,便是第一次出海带回来的。”

太子呐呐点了点头。

他在上书房上课的时候,便已经听过不少回这些东西有多厉害。这些作物产量高,也容易饱肚子,从前百姓们吃不饱,有了这些之后,吃饱的人便比从前都多了许多,太傅对他提过无数回这些作物的厉害之处。可他却没想到,这也是因为他父皇的一时兴起。

看了小话本,便想着造船出海,造船出海,就找回了这样有用的东西。而这样厉害的人,是他的父皇!

一种难以言喻又熟悉的感情将太子的心包裹住,他仿佛踩在了云朵上,整个人都晕乎乎的,恨不得和所有人都说一遍,他的父皇究竟有多么厉害!

“我知道!”太子双手抱着烤红薯,激动地脸颊也微微发红,他说:“我知道,这个救了许多人!”

“没错。”

“皇上可真厉害啊。”

“皇上的确很厉害。”闻茵目光之中透出几分暖意:“不管旁人如何想,皇上的确是常常做出人意料的事情,可他也是真心实意地为百姓考虑,为百姓做事。”

太子主动问:“还有什么没有见过的地方吗?”

闻茵低头看了他一眼,笑说:“还有不少。”

从前皇帝就是想一出是一出,小太子生下来以后,他的想法就越来越多了,好在闻茵手底下的人也越来越多,无论皇帝提出了什么异想天开的事情,她都能想办法办好。

闻茵一边呆着小太子走,一边给他讲关于皇帝的事迹。

有些是话本里就提过的,有些则是太子没听说过的。闻茵没有什么动人夸张的语言,也不会说假话,她只会将事情最简单最直白的说给太子听,等太子亲眼见着了,再告诉太子,皇帝的这些举动最后帮到了谁。

全天下的人,没有一个人不因此而受益。

天下书生因为他而能读书考功名,天下百姓因为他而衣食丰足。军营里的将士有了伤残补贴,流离失所的孩童有了庇护之所。不论是书铺也好,亦或者是城外停着的马车也好,到如今,几乎是每一处的地方,所有人提起皇帝时,都是满口称赞。

甚至也不用赵昱再掏银子请那些说书先生说了,茶楼里多得是想听歌功颂德的人。

最后,闻茵带着他来到了一条大河前。

眼前的河很大,上面停了不少的船,尽管是一条新河,可是却迅速地成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地方,无论是贸易往来也好,亦或者是出门远行也好,这条大河两岸满是提着包袱的行人,甚至连这周遭的地价也跟着水涨船高。

闻茵指着眼前的河说:“这是皇上的河。”

太子听说过。

太傅就和他说起过无数回,这条河的出现,又给百姓们带来了多少的好处。

太子问:“这也是父皇一意孤行吗?”

“没错。”闻茵说:“当初就连我也以为,皇上是贪图享乐,才命人开凿这条河。它从京城通往江南,途经数地,花费了许多银子,这些全都是皇上一个人掏的。”

“一个人?”

“皇上要凿这条河时,没有一个人同意,群臣都上奏折反对。国库里的银子掏不出来,皇上一怒之下,便决定自己出银子。”闻茵说:“那可真是不少银子,皇上缓了好多年都没缓过来。”

非但如此,还做了很长一段时间的抠门皇帝。直到大船与海外通商的次数越来越多,皇帝手中的铺子也开的越来越多,皇上手中的银子有了盈余,腰板才挺直起来,最近便开始琢磨着许多花银子的事情了。

当初所有人都以为皇帝大费周章挖大河是为了下江南游玩更方便,可等这条河挖好之后,皇帝却没踏足过,就算是离开京城,也是去城郊山庄避暑,亦或者是去温泉山庄避寒,连江南都没再踏足过。连她都看走了眼。

太子听在耳中,却是整颗心都揪了起来:“皇上当初一定很难过吧。也幸好,如今所有人都知道了这条河的好处,但我从未听他提过,他一定是被伤透了心。”

闻茵:“……”

闻茵心想:那倒不是。

当初皇帝赌气,在群臣面前夸下海口,说是要自己一个人从私库里掏银子。他这样说了,也的确是做好了,虽然期初日子过得艰难了一些,但如今却已经尝到了甜头。

这条大河已经成为一条十分重要的交通枢纽,皇帝的河,自然也不是随随便便就能过的,凡是经过关口的人一定要交一笔过路费,收的银子不多,可架不住来往的人多,如今皇帝每日躺在龙床上数钱,别提多高兴了。

闻茵管着皇帝的私库,没有人比她更清楚皇帝的账本上有多少银子。虽然皇帝读书不行,可做生意却是指哪哪发财,开的铺子至今没有赔本的,又有了大河的收益之后,如今随便皇帝如何折腾,想折腾什么就折腾什么,再也不必担心没银子话。

就算是那些皇商,说不定也没有皇帝有钱呢。

当然,这些都还是不能告诉太子的。

太子被带出去走了一天,出去时是什么心情,回去时便已经是天翻地覆。他坐在回宫的马车上,只恨不得能够立刻去见到赵昱,能够好好像从前那样表达一番自己的孺慕之情。

他在上书房学了那么多,书上记载了那么多厉害的人,可从来没有一个人比他的父皇还要厉害的!

“可父皇为何要骗我呢?”太子想不明白:“父皇分明已经做了是这么厉害的人了,为何还要让人在书中写得那样离谱?从前的我当真被父皇骗了过去。”

“皇上本来就十分厉害。”闻茵道:“皇上的眼界,已并非是我们能及。你应当听太傅提过,在皇上登基之后,皇上一直都是个不学无术的人,从皇上上进到如今,甚至还未超过十年。他这些年里做的事情,常人若有百分之一都已经足够令人敬佩。我们看皇上已经是十分厉害,可皇上看自己却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