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第2/3页)

温钧一愣,随即勾唇,上前在床沿坐下,还有闲情逸致揉了揉她的脑袋:“怎么醒了?”

季明珠歪头看他,眼中写满了惊艳和鬼迷心窍,咽了咽口水,完全没注意他的话,视线在温钧身上流转,哑声喃喃道:“你这就要走了?”

“也不是,还能再留一会儿,翰林院巳时点卯。”

温钧说着,见她视线乱飘,心下无奈,刮了刮她的鼻子:“睡吧,等你睡着了我再走。”

季明珠正是迷迷瞪瞪的时候,甚至还以为自己在做梦,于是听了这句话乖得很,老实地扯了扯被子,倒在枕头上,眼巴巴看着温钧:“我现在睡。”

潜台词,你要信守承诺,等我睡了再走。

温钧眼底沁出笑意,点点头,低声应好。

这有了身孕的人,脾气果然像个小孩子,比以前还娇气。

不过嘛,他乐于惯着她这份娇气,心里甚至乐见其成。

温钧在床沿坐着,轻拍她的手安抚,低声哄她睡觉。磁性低沉的温柔声音入耳,季明珠有点疑惑地眨了眨眼,似乎不明白为什么今天的梦这么长,皱了皱鼻子,闭上眼,不知不觉又睡着了。

温钧停下来,等了几分钟,见她睡颜恬静,起身整理了一下衣袖,转身出门。

丛安早已在前院等了许久,正有点不耐烦,想要叫人去催一催温钧,就见他出来,抬头抱怨道:“温钧,你什么时候这么婆妈……”

丛安悻悻然地闭嘴,行吧,他明白了。

这从五品官员的官服,和他这庶吉士的官服差别实在太大,温钧花点时间也是正常。

想到这里,他眼底酸涩,低低地委屈道:“我算是明白为何那日榜下捉婿,无人对我问津了。”

温钧今日穿得非常的雅致,一身淡青色侍读学士服,头戴玉冠,眉宇如远山,清隽温润,从后堂走出来的时候,犹如一杆朝气蓬勃的青竹,行走之间是无限的写意风流。

丛安刚才乍一看,甚至以为看到了一位神仙中人。

这副好相貌,自己比不过,实在太正常了!

不过一时的惊艳过后,丛安冷静下来,想到什么,又小声嘟囔起来:“你长得好,就别用这么久的时间收拾了吧,总要给我们这些普通人一点活路,我还没娶妻呢。”

温钧瞥他一眼,心里无语道:“废话少说,走吧。”

丛安也就说着玩,缓解第一日上班的兴奋和不安,闻言立刻住了嘴,神情期待忐忑地跟上了温钧。

两人乘坐同一辆马车进入皇城,在东门方向停下,然后下马车,和一众赶着来点卯上班的同僚步行经过六部,穿过漫长的青砖路,到达翰林院前门,各自分开,进入自己所在的衙门。

翰林院在皇城最东边。

翰林职掌制诰、史册、文翰等事务,严格意义上来说,属于天子近臣,和现代的秘书差不多,工作主要以考议制度,详正文字为主,备皇帝顾问。碰上大政事、大典礼,还要负责召集诸臣会议,同时拥有议论权,是每一届进入官场的学子们最期待得到的职位。

轻松,制式,容易出政绩,还能常常见到皇帝,一旦入了皇帝的眼,破格提拔不在话下。

对面的庶常馆里,不知道多少进士都在羡慕一甲。

温钧到的时候,榜眼孔丰易,探花陈子安都已经到了,正在大堂里坐着办公。

见温钧掐着点来,不等其他人开口,两人先有了反应。

孔丰易甚至直接站起来,不客气地冷嘲道:“状元郎就是不一样,请假最久不说,还如此准时。”

他们这些进士等人,都是早早地赶回去老家,祭祖之后就匆匆地回京城销假入职,只有温钧,请了三个月的长假,在家里慢吞吞地建牌坊,来了京城也不入职,好不容易入职还掐着点来,一副不上心的傲慢模样。

偏皇帝每回来翰林巡视,都会问起温钧何在。

孔丰易本就眼红温钧得了状元之位,抓心挠肺想要找温钧的小辫子,皇帝问一次温钧,他就在心里给温钧记一笔,一直等着温钧来了,好好给他一个下马威,让他以后认清自己。

他自认为自己有这个资格,他早入职一个月,早已经摸清了翰林院上下的情况,就算温钧品级比他高两级又如何,翰林院里的人给不给他面子都还说不定呢。

这不,温钧第一天来,是最好的下手机会。

他这番得理不饶人也是理所当然了。

一旁的陈子安看了看温钧,又看了看孔丰易,看出一点意思来,笑嘻嘻道:“温大人第一天来,又是我们的上司,孔大人,你这番话可太不友好了。”

不理孔丰易,他上前揽过温钧的肩:“温大人,不如由下官为你好好介绍一番翰林院可好?”

温钧扫了他一眼,颔首默许:“也好。”

孔丰易此人出身旁系,目下无尘又心高气傲,一朝得势便咄咄逼人,温钧本就不打算和他深交,琼林宴的时候装一装就算了,这会儿非要选一个亲近的同僚,他属意的也是陈子安。

两人无视了孔丰易,在翰林院里走动起来。

陈子安还带着温钧去看了他的办公室,作为侍读学士,温钧拥有自己独立的屋子,里面一应俱全,另外两个小吏以供驱使,一些小事都能交给这两人去做。

温钧有些意外,非常满意这份公务员待遇。

陈子安顺利讨好了温钧,也是神情轻快,指了指孔丰易的方向低声道:“温大人不用理会这人,他是被追捧给迷花了眼,不知道天高地厚了。”

温钧挑眉:“嗯?”

“唉,人家命好,户部左侍郎孔大人,是他的族亲,正三品大员呢。”

温钧点头,原来如此。

怪不得孔丰易殿试前后还能装模作样,现在入职了,反而暴躁起来。

不过户部可管不到翰林院上头,翰林院对接的是皇帝,温钧并不在意一个户部左侍郎。

接下来,在陈子安的带领下,温钧依次认识了和他同品级或者低他品级的翰林官员,又在陈子安的建议下,去见了几位上司。

除去两位大学士,翰林院里就王莫笑的资历最老,品级最大。

底下的人不知道温钧和王莫笑的关系,其他在翰林院里待了数年的老油条还能不知道吗?再加上王莫笑早有暗示,所以大家对温钧都是十分的客气,就算和王莫笑有恩怨的,也没有大咧咧发泄出来的,最多也就面和心不和地笑眯眯点头,将人送走,关上门再来议论。

于是不明所以的底下官员就看见温钧和所有官员都相谈甚欢,对视一眼,虽不明所以,却暗自站了队。

就像温钧能够想到的那样,他们也能想到,户部可管不到翰林院头上。

与其去讨好关系远在户部的孔丰易,还不如和这位前途远大,皇帝念念不忘的新科状元好好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