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对照组(第4/5页)

陈清风无辜的很:“我说的都是实话,你们还不乐意听。”

他懒洋洋的:“真的,长得好大高个儿出挑挑的,一走出去小姑娘都喜欢看。你是个小矮个,就算工作好找媳妇儿也找不到那好看的。好看的跟你,肯定也是她家条件不好。没得十全十美,你们可得听我的。少干活儿,好吃好喝的,人长个大高个,也收拾的体面点。这样才能找个好媳妇儿。毕竟,不是人人都像我,这么机灵能够找到你小舅妈。”

陈家俩外甥:“……”

他们都是十四岁,也差不多该相看了。本来别人提这种事儿,他们该是害羞的,但是不知道为啥,这话在他们小揪揪的嘴里说出来,就怪里怪气的!

不害羞,完全不害羞啊!

陈红:“你说话就说话,别夸奖自己。”

陈清风理直气壮:“我这说的多么在理啊!”

陈红:“在理归在理,你说的难听。他爷奶的工作都不是车间,能累到哪儿去?这个时候不好好表现,还等什么时候?”

陈清风扬眉:“直接接他们的工作吗?那感情儿好。”

好些个接班的,虽说是接了家里老人的工作。但大多都要从基层的车间开始干起工人的。能够直接进办公室,凤毛麟角。毕竟不可能你爹当厂长,你接班还是直接做厂长吧!

都是要从基层干起来。

所以陈清风还蛮诧异的。

说起这个,陈红也得意了一些。

“我家俩小子都是初中毕业,我公公婆婆又比较能钻营,所以他们这次接班还是比较合适的。老大去接我公公的班儿,我公公那边托了人,把他安排在工会做小干事。老二去接我婆婆的班,我婆婆是纺织厂的妇女主任,他过去了也在厂妇联工作。虽说大小伙子在妇联工作有点尴尬,但是总归去车间里干活儿强吧。”

陈红家二小子嘀咕:“总觉得尴尬!”

陈清风啪的一下子拍在他的身上,说:“尴尬个屁的尴尬,有福不会享的大傻子。你也不想想,妇联什么最多,女人啊!那岁数大的女的最愿意给人介绍对象了!而且,他们还比较懂那些家长里短。你嘴巴甜一点。那什么,你如果蠢,就多看看你六婶怎么跟老人说话的,嘴甜一点,哄的那些老太太大婶子的高兴。保证有你的好处。你啥都摸得一清二楚,好处多了去了!你不仅在找对象上有优势,别的也有啊!他们那些妇女,在生活上小智慧多了去了,消息也贼灵通。供应站哪天会新来物资,供销社哪天会来什么新货。他们是最最知道的!说句不好听的,从哪儿能找到黑市儿的门路买到紧俏物资,他们都有一手的。你跟他们打好关系,优势太多了。”

陈家老二:“!!!”

陈红:“……”

陈大娘:“不愧是我儿,想的就是透彻。”

陈清风:“你当我这几年白干的啊!”

说到这里,给了陈红和陈大娘一个得意的颜色,说:“不管男人女人,都爱听好话,你们都嘴甜点,绝对不吃亏。不过老大肯定没有老二好处多。你跟大老爷们拍马屁,也没啥太大的用处。老二机会多了!哪家的东西,不是女人采买啊!谁家的八卦,他们不知道的!特别是妇联那种地方,消息多多的……”

他露出一个你懂的眼神,告诉他们:“你们之后就懂了。”

“小舅舅,你说的好像很有道理。”

陈清风:“怎么就是很有道理,那是贼有道理了!”

两个小子飞快点头,陈红也若有所思。

陈大娘:“……”

这个画面,似曾相识。

所以,小六子媳妇儿忽悠了老三媳妇儿。

小六子现在是在忽悠俩外甥?

你说,这家里能说会道嘴又好的,咋就在他们这一房了呢。

不过,陈大娘也是觉得,虽然这两夫妻说话带着蛊惑,但是他们说的,还真是都挺有道理的。听着不像是什么好话,但是结果都很哈。可见,虽然他们想的奇葩,但是真真儿都在道理上。

陈大娘至今都在感慨老三媳妇儿怀孕的事儿!你说这咋就被甜丫头说准了呢。

不过也是,甜丫头这个丫头,一直都很好运气,陈大娘觉得,他们家找了这个丫头真是掉在福窝里了。他们结婚了啊,小六子都靠谱很多。

陈大娘:“甜丫头呢?”

陈大娘从陈红的递给她的包里抓出一把糖,说:“给她吃。”

陈清风毫不客气的接过,说:“我送给她。”

陈清风走了之后,陈大娘低声:“小六子说的,未尝没有道理。”

陈红心有戚戚焉的点头:“确实。”

她看向了老大,说:“你就吃亏一点了。”

陈红家老大:“……”

他宁愿吃亏,也不要去妇联!

“我愿意去工会!”

陈红:“我知道你心里难过。”

“不,我不难过,娘我真爱去。”

陈红:“别假装了。”

陈红家老大:“=口=”

陈红:“老三媳妇儿和小六媳妇儿,都挺好的?”

陈大娘:“一个吃啥吐啥,一个吃嘛嘛香。”

陈红:“……”

陈大娘:“你中午看见就知道了。”

陈红:“……”

果然,中午的时候。陈红眼看着陈三嫂连肉多不夹,只喝着粥,吃着腌的酸酸的小黄瓜扭儿,一口一个。而另一边儿,姜甜甜正在吃肉,吃的香喷喷。

陈红:“……”

这真是,同人不同命啊!

陈红:“甜甜倒是命好,老陈家这些孕妇,有一个算一个都没有你这么幸福。”

她自己是嫁出去,不算的。

她的几个嫂子怀孕遭了多少罪,她都是看在眼里的,一个比一个惨。基本上,没有太脱离陈三嫂这个范畴,正是因为怀孕受苦太多,所以陈家的儿媳妇儿都是做足了一个月的月子才会起来。

这在他们村是没有的。

早些也有人说嘴,那个时候他奶还在呢,直接搬了板凳坐在人家门口叫骂。要知道,她奶可是打遍天下无敌手的。毕竟,她奶可是见过世面的。

出门耍钱的人,哪有什么理智,真的输急眼了,什么难听的话都要骂出来。

她奶真是学了个十成十。

而她又是个虎背熊腰的北方女子,不管是从体型上还是从骂人上,都是有压倒性优势的。一时间,别人连个屁也不敢放了。她娘现在就是延续了她奶的做法。

她娘倒不是因为一定要听她奶的话,而是真心觉得,他奶的话有点道理。

女人家,月子做的好了,养的好身体好,不仅奶水充足对孩子好,娃娃身体硬实好养活,本身不容易生病也更能干。只养一个月,就能有这么多优点,那有什么不值得的呢?这是顶顶合适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