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第2/3页)

阑珊更加呆了:“啊?”

郑适汝说这番话,自然是在说太子,但是暗暗地也是在提醒阑珊,见她愣愣的,便笑道:“你啊什么?你觉着我说的不对?”

阑珊有些忐忑地说道:“你说的当然大有道理。”

郑适汝却又不忍心多说别的,只道:“所以你不用安慰我,我心里早有预料的,只不过原本以为这种情形……至少得到太子登上高位之后才会出现,没想到来的这么快。唉。”

东宫太子,除了太子妃外,自然还有数位宠爱之人,以前郑适汝不太爱逢迎太子的时候,就常打发他去别的姬妾房中休息,她一点儿也不嫉妒,显得非常的宽宏大量,加上她又有手段,所以东宫人人都称赞太子妃仁德,皇后也挑不出她的错。

郑适汝知道,太子是喜欢她的,只要她用三分手段,那种喜欢自然会加倍。

本来她不愿这样费事,横竖只要维持现状,她的太子妃地位便无可动摇,这就已经够了,只要她的地位动不了,太子爱宠谁宠谁,她一点儿也不上心。

直到知道了阑珊并没有死,为了阑珊,她要做一些事情,需要太子的许可跟佐助,那时候起郑适汝才肯跟太子格外的假以颜色。

本来太子也很维护她,郑适汝毕竟不是铁石心肠,默默地也有些动容。

谁知道……这份动容还没有持之以恒,就给太子的突如其来给打碎了。

此刻郑适汝淡淡地说道:“言归正传,太子走了这一步昏棋,皇后娘娘没有法子,只能寄希望于我这一胎,若是个小皇孙,自然可以讨皇上开心,暂时勉强可以维持太子地位不动。但是偏是个女孩儿,所以那些人才不惜冒着诛九族的危险来偷梁换柱。”

阑珊屏住呼吸,内心惴惴的。

郑适汝冷笑道:“所以昨儿你若不去,只怕我就成了废棋了,毕竟他们要的只有龙孙……你想,假如太子妃因为生龙孙难产而死,皇上会怎么样?”

阑珊忙先呸了声,才紧张地问:“怎么样?”

郑适汝道:“皇上当然会因此格外怜惜东宫,毕竟太子远在西北,龙孙孤零零的,不管皇上心里多生太子的气,看着孤儿寡父的都会不忍心,从而也会对东宫格外好些——这就是他们的目的,所以对他们而言,太子妃因此而死反而是好事。”

“你……这些话,”阑珊无法言语,揉了揉额头道:“不不,我的头都大了。”

郑适汝笑道:“这就头大了?以后轮到你自个儿,要怎么样呢?”

“什么叫轮到我自个儿?”

郑适汝淡淡然道:“东宫这一闹,下场我能想到了。荣王是个有能耐的,这次去西北,运气好的话把太子救出来,以后这太子的位子就要换人坐了。”

阑珊几乎跳起来:“宜尔!”

郑适汝仍是云淡风轻:“怕什么?我又不是外人,这些事你也该有准备了,所以我先前才跟你说,这才只是开始。要是荣王真的封了太子,那会儿你要应酬的,何止于一个容妃?”

阑珊的眼睛直直地盯着她,像是吓呆了。

郑适汝似笑非笑地说道:“荣王的心思我早看出来了,他难道一点儿也没跟你说过?”

阑珊的眼中便有泪光涌了出来,却不回答。

郑适汝一看就知道赵世禛是提过的,她叹了口气,说道:“无可否认,荣王比太子更加胜任,而皇上也的确是偏爱他,但我总是难以全信荣王,他的心思太深了,手段也太过狠……”

说到这里,郑适汝又盯着阑珊,那句话在唇边滚了滚,到底没有说出来。

她垂眸看着小世子跟赵世禛酷似的脸,只笑道:“算了,对别人狠点儿没什么,横竖对你还是真心好的,这就行了。我也不说了,你稍微收拾去见容妃吧。”

两人于凤栖宫说话的时候,此时在乾清宫的殿门外,原本在殿中伺候的宫女内侍、以及跟随皇后来的那些人都站在外头。

雨霁虽在殿内,却也隔着十数步远。

皇帝咆哮的声音隐隐从内殿传了出来,如同前些日子的秋雨惊雷。

雨霁跟随皇帝这么多年,还是第一次见皇帝如此震怒。

但心里却也暗暗地想:“活该,简直丧心病狂。”

之前皇帝之所以让阑珊把郑适汝带回凤栖宫,一是知道太子妃身体太过虚弱,二却也是给皇后留一些颜面。

在两人去后,皇帝便命雨霁叫司礼监的人,把参与此事的所有人尽数羁押。

虽然皇后矢口否认,说是那些嬷嬷们自作主张,而她是不知情的,但是这话皇帝怎会相信。

何况只要稍微用刑,所有详细自然都可招认。

事到如今,见皇后仍然辩解说是冤枉的,皇帝大怒。

“你还不承认?你以为朕真的不能废了你?”皇帝忍无可忍。

一句话,把皇后说的懵了。

皇帝盯着她道:“你是不是昏了头?还是给什么人下了药,竟想出这种匪夷所思惊世骇俗的混账法子,试图混淆皇家血脉,就凭这个,朕不止该废了你,更是该诛你的九族!”

皇后吓呆了:“皇上!臣妾、臣妾……臣妾没有!”

“你还敢狡辩?”皇帝骂道:“是不是要等司礼监把众人的口供都拿上来,扔到你的脸上?你是不见棺材不掉泪啊!”

“臣妾不敢,”皇后吓傻了,直接跪在地上:“臣妾、臣妾也是没有办法了。”

她说了这句,终于崩溃,伏身流着泪说道:“臣妾是怕皇上对东宫无情,才想到这个法子的,但是并没有就想混淆皇家血脉,只是想撑着,让皇上别对东宫冷了心,等太子回来后,自然会将此事处理妥当。”

皇帝见她招了,冷笑道:“这果然是个好计策啊,是你自个儿想出来的?”

皇后当然知道这不是好话,便道:“是、是。”

皇帝是知道皇后的,她不算是极聪明的人,能想到这种法子也是难得了,本以为是有人给她献计献策,见她承认,却有点意外。

“是那天在臣妾宫内,他们去请安的时候说起戏文,臣妾无意中听她们说起《狸猫换太子》,才忽然想到,”皇后哭道:“求皇上恕罪,臣妾是一时脂油蒙了心,但臣妾也是因为担心太子的缘故,才出此下策的。”

皇帝眼神变幻。

雨霁听到这里,心头一动。

他悄悄地退后数步,招手叫了个心腹小太监来,在耳畔如此这般低语了几句,那小太监便去了。

此刻在内殿,皇帝将怒火按捺下去。

他回头看向皇后,终于说道:“荣王陪着舒妃母子回京,却连京城的门都没进,就忙着赶去了西北。他这般奔波,无非是要去救太子回来。”

皇后愣愣地抬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