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霸道村姑成壕路29(第3/3页)

秋收虽说刚过去没几天,但也不是就此闲下来了,因为冬小麦还没种上呢,所以地里的活还得忙上一阵才行。

他们回城的时间估计需要往后推一推,不知道卫斯年的假期准不准许。

钱爸在路上说着这件事,询问女婿的意见。

不行的话两个小年轻可以先回县城,正好把嫁妆什么的拉过去,将新房布置一下。

卫斯年说道假期足够撑到播完冬小麦,让岳父不用担心,他留下可以帮忙搭把手云云,哄得钱爸眉开眼笑,走路都带着风。

隔天,村里果然陆陆续续开始有人播种冬麦了,老钱家翁婿两个也一块下地忙活。

有卫斯年在,钱妈这回省了份力气,更别提钱宝芳,母女俩只要做好饭送过去就成,其他完全不需要操心。

在这种需要劳动力干活的时候,一般未来姑爷和女婿什么的都会过来帮一把。

李家那边就是这般。

李文琪的对象参加过那日的喜宴后就没再过来,隔了两天才碍着颜面,被李家叫过来帮忙。

钱宝芳去给自家人送饭时路过他们家地头,看见方脸青年在地头树荫下歇脚,而李文琪却下地做了他那份工,顿时在心里摇了摇头。

都说舔狗舔到最后一无所有,也不知道没有了她这个碍眼的女配做陪衬,李文琪还能不能像剧情中那样称心如愿。

心思电转间,钱宝芳走过李家地头,树荫下的方脸青年认出她点了下头打招呼。

这一幕被李文琪犹如雷达般地看见了,刺激的她整个人立马甩下活计狂奔而来。

钱宝芳无意与神经病纠缠,直接快步离开,走远了还能听见李文琪紧张关心的声音,外加一些诋毁她的话语,不禁撇着嘴翻了个白眼。

唉,不就是一个男人么,跟狗看包子似的,简直了。

等她送完饭回去时,那两人还在地头坐着,吃的玉米馍馍和凉白开,伙食相比起村里人家的正常水平来说有点差。

毕竟老李家壮劳力少,孩子却好几个,又没能祖上冒青烟出个进厂的工人,所以也就只能勉强对付着混上温饱,至于吃的好不好的问题,根本没能力讲究。

李文琪应该是不满的,因为钱宝芳绕着他们走过那段路时听到她在怂恿对象去县城闯荡做生意,到时肯定挣了钱肯定能让家里吃好喝好等等,看上去信心十足。

倒是方脸青年一脸犹豫,说道没门路没本钱,城里人的钱不是那么好挣的。

但是李文琪自信心膨胀,格外相信对象的能力,一番鼓励吹捧外加答应会帮他介绍村里那些出去做生意的人,终于让对方应下试一试的话。

这事发生没多久,等到晚上的时候,钱宝芳就听说李文琪闹了点事出来。

根据钱妈的八卦描述,那姑娘直接带着她对象去村支书家找王中华,拜托他给方脸青年当领路人教做生意,为后者保驾护航巴拉巴拉。

上门有求于人一点力不带也就算了,关键是对方还一副理所当然你赚大了的施恩语气和态度,让人很是不喜。

然后理所当然地,王中华果断决绝之。

听李文琪那意思,他不光要把她对象的生意带起来,以后还得照顾着保驾护航,就为了未来好荣幸地争取一个‘小弟’的席位?

他能答应才有鬼了。

钱宝芳那样有头脑有路子,他都是偷师学着和兄弟们自立门户,也没想过屈居人下当人小弟啥的,结果李文琪倒是过来‘收’他当她对象的未来小弟了。

脸这么大,王中华他表示伺候不起,走你的吧!

信心满满的李文琪还没大放厥词完毕,就被村支书媳妇客客气气地请了出去。

她对象自觉丢脸,让她再不要提这件事,他会自己想办法,而后表情乌漆墨黑地转头回他村了,估计这段时间不会再过来。

李文琪跺着脚拦不住人,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对象失望离开,暗恨村支书一家不识相,大金腿送到跟前都不知道抓住机会抱上,真是蠢笨如猪。

被暗骂蠢笨如猪的村支书王叔,这会儿正考虑着冬麦种上后在村里办养殖场,为乡亲们增收提高生活水平的事情。

因为有王中华在,他已经了解了些县城饲料厂的情况,到时若是真把村里的养殖场搞起来了,起码饲料这一块是不成问题的,可以找饲料厂合作。

至于销路嘛,也不是问题,县城那些饭店肉铺总有愿意收的,不然他们自己开店售卖或者在乡下这片地方消耗了都是可行的。

不过开头先养啥呢,不如就养猪吧。

这个村里有经验,会养的人不少,还有杀猪的真把式,绝对能搞得起来。

王叔越想越觉得可行,都等不及种完冬麦就开始列计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