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建国后不准成精18(第2/2页)

薄雪刚降下,地里的菜裹了心打上冻,是时候收起来了。

村长这时候敲响铜锣,将就要陷入猫冬的懒散村民们召集起来开动员大会,全村准备收粮收菜。

趁着薄雪没化,土地没冻上,他们需要把之前补种的红薯白菜萝卜等粮蔬全部收干净。

完后就能好好猫冬了。

忙碌的时候时间过的飞快,等到快结束的最后那天,镇上的邮差突然光临三里村。

当时众人都在地里忙活着捆大白菜收萝卜,大人小孩基本都不在村里,穿蓝制服的邮差直接骑着洋车子跑到了田间地头,引得大家伙忍不住纷纷伸着脖子去瞧。

“钱宝幺!钱宝幺是哪位?这里有你的信,快来领取!”邮差大哥站在地头扯着嗓门大喊。

翘首以盼看热闹的村民们听到这话,一个个顿时齐刷刷地看向一块地上某个正在收集萝卜缨子的姑娘。

钱宝幺起初没反应过来,等懵了下回神,立马扔掉手里的萝卜缨子,越过一片萝卜白菜地飞快奔向邮差,期间高举着双臂挥舞不停应和着,难掩雀跃心情。

想来也能猜到身在外面会给她写信的人是谁。

正因为知道,钱宝幺差点都要欢呼起来了。

飞跑到邮差跟前,签字、按手印、领取信件……一系列动作做的又快又准,最后拿到厚厚的信封,不仅钱宝幺满意,完成任务节省不少时间的邮差大哥也挺满意的。

信送到,邮差就蹬上洋车子离开了。

钱宝幺拿着信封瞧了瞧,上头寄信人正是卫斯年,和她所料不差。

她不理会围在身边凑热闹的一群毛孩子,收起信封没有当场拆开,转而继续去做自己分到的那份活,直到下工后才和钱父钱母一起回家。

钱宝芝也看到邮差给妹妹送信那一幕了,说实话挺好奇的,但等她得知是未来妹婿给妹妹寄的信时,立马就表示自己懂了。

钱宝幺不知道她懂了啥,回到家她就和爹娘一起将那封信拆开,把信上的内容一一读给他们听。

卫斯年在信上说,他到部队后没歇上一天就开始了严厉的训练,起初还不适应,之后也许是因为身体素质高,渐渐就跟上老兵的步子了,甚至有时候会超过他们,一步一步做的更好,慢慢得到了上峰的赏识,相信以后做任务的机会肯定不少,绝对耽误不了攒军功。

他朝他们保证,一定会努力训练,争取早日做出些成就,当英雄娶媳妇……

信的末尾,这家伙还特别讨好地向未来岳父岳母问好。

然后说部队一切都好,就是有点想媳妇。

“……”

最后黏糊的那一句,钱宝幺没读出来,脸上却闪过一丝羞色。

钱父钱母识字不多,只会写自己的名字,他们看不懂信上的内容,但听着小闺女给他们念同样听的津津有味,顺便从中听出写信人的满满诚意,听的他们满意之余不免都心疼起来。

虽说对方在信里多是报喜不报忧,但他们又怎么不清楚当兵的辛苦艰难。

能在去了没多久就被上峰赏识,想必训练十分刻苦,毕竟没有付出哪来的回报啊。

人家这么拼命,他们这边也不能寒了人心。

“幺儿,你看是不是要写张回信,到时咱们赶集的时候去镇上邮局投。”

“宝她娘,咱家不是还有点腊肉大酱啥的,打包起来一块给钢蛋寄过去罢。”

“还有幺儿之前刚做好的手套耳暖子,爹就不戴了,先给钢蛋寄去用着。”

钱父一拍大腿做下安排,另外两人没啥意见。

好在东西大都是现成的,只要打包到一块就行了,只等地里的活计收收尾,将这场工做完,正好赶集日也到了,他们就能把包裹送去邮局寄走。

收尾的农活干的挺快,转眼间赶集日到来。

钱宝幺提前一晚将回信写好,和钱母收拾的大包裹缝在一块,到时一起按照卫斯年的信封地址寄回去。

这件事没瞒着钱宝芝,去赶集坐的就是她家的驴车。

驴车上她瞧见钱母和妹妹合力拎着的包裹,等知道里面都装了什么后,不由得笑着打趣妹妹。

“我还说想戴戴妹妹做的手套暖不暖,结果这第一副就被卫钢蛋那小子抢去了,真是不在家也霸道的很呢。”

钱宝幺不好意思地为自己辩白,“都是爹的意思,你要是想要,等回来我给你再做就是了。”

“那姐姐可要等着啦,我那儿有不少新棉和花布,回来给你送去。”钱宝芝兴致勃勃道。

钱母指着她额头笑骂,说她人懒手笨不想做针线活,却来赖妹妹的东西,羞也不羞。

“不羞不羞不羞,呕——”

钱宝芝扭着身子想要笑闹,还没撒开娇就突然恶心上头,脸上一白趴到车辕边吐了起来。

钱宝幺和钱母对视一眼,还有啥不明白的。

前者是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前世看过无数电视剧,对这情况非常眼熟。

而后者则是怀过两胎了,不会看错。

同时,车上的人也纷纷看过来,瞧见钱宝芝的反应,几乎是一下子就明了了。

“红军他媳妇这是怀了吧?”

“看这情景儿八成就是。”

可惜村长媳妇这次没来,不然还不当场高兴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