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一朝回到解放前16(第2/2页)

最好是能用笔杆子挣来现成的好处让爹娘瞧瞧先。

钱宝丫这般想着,开始沉静下来,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研究报纸上的征稿类型以及对应的文风特点。

每家报社刊登的文章都有自己的风格,所以在收稿时各有侧重点,如果提前做好充足的准备把握好的话,过稿的几率应该会提高不少。

这是钱宝丫前世总结的一点小经验,是靠稿费吃饭的人基本都知道的常识,估计在如今这个年代也应当有所作用。

安静的环境让人能全身心投入状态。

她花了一晚上的时间翻完手头的各类旧报纸,对于当下的文学行情有了点了解。

至于要写什么,钱宝丫决定每种构思一篇,广撒网多捕鱼,等入行有点基础后再从中选择待遇最好的一两家集中投递。

基于这个打算,钱宝丫的脑袋迅速运转,转瞬间已经构思了一两个小故事。

毕竟经历过现代社会的信息大爆炸,看过的见过的多了,有些东西稍微想一下,无数相关的东西和片段就纷至沓来,堪称文思泉涌。

钱宝丫因此多了些信心,麻利地拿出那沓方纸,一张张裁成同样的大小,最后变成她准备用来书写的稿纸。

“二丫,吃饭了。”宝儿娘轻轻敲了下门,小心翼翼的声音试探地传进来。

钱宝丫整理纸张的动作顿住,摇摇头站起来去开门,心道待会儿在饭桌上得说一说,她就是尝试写点东西赚钱而已,又是做什么名学著作,用不着一家人都那么如履薄冰小心谨慎地对待。

事实上,钱宝丫虽然对钱六宝儿娘他们的举动有所理解,但是在普及义务教育、本科遍地走、硕士多如狗的新时代生活过的她,其实固有的思维中还尚且意识不到这一世的爹娘家人们,对她能够当文化人攥笔杆子一事抱有多大的期待和希冀。

不过在吃饭时,她就有点知道了。

因为宝儿娘特意让钱玉丫给她打了一碗鸡蛋汤,吃饭之前先端给她喝,说是用了脑子要补充营养,搞得钱宝丫哭笑不得。

两个双胞胎弟弟没有这一项福利,眼巴巴地瞧上两眼就老老实实地低头啃自己的红薯。

钱六那边明显是默许的,也没啥意见。

但是钱宝丫做不到自己吃好的,让家里其他人光看着。

所以她不顾宝儿娘和钱玉丫的阻拦,直接去拿了平时喝酒的浅底小陶碗,把鸡蛋汤一分为六,全家一起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