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散骑常侍(第2/3页)

作为王献之这个花心萝卜的知己之一,谢安自然要起身出去迎接这位小友。

刘惔也随之动身,走出去相迎。

王献之一个晚辈,按理说不会被人如此相迎。可是,他竟然能得到这么多人的迎接。其他宾客见了,心里感到震惊,纷纷跟出去迎接王献之。

殷浩跟会稽王一看,大家都出去迎接王献之了,就他们两人留在院中,有些尴尬。于是,他们两人也跟着大部队出去迎接王献之。

见到这么多人出来迎接他,王献之受宠若惊。

殷浩若有所思的打量着王献之。

会稽王意味深长的审视着王献之。

殷浩低声言道:“王七郎可与嵇叔夜相提并论。”

昔日,嵇康赴友人宴。众人一听说嵇叔夜来了,全都跑去大门口迎接他。

如今,王献之赴宴,所有长辈,无论是文人,还是世家子弟,亦或是朝中重臣,全都跑出来迎他!比皇帝亲临还有面子!

会稽王眯起眼睛,目光深邃的扫了眼殷浩。

殷浩垂下眼眸,仿佛刚才的话并不是他说的。

王献之受宠若惊的说道:“诸位都是长辈,献之只是晚辈,哪能让诸位出来迎我。”

司马道生不以为意,他笑呵呵的说道:“这说明王七郎你名气大!受人尊敬啊!”

王濛笑靥如花,颔首言道:“卿年岁虽小,却是受人尊敬的高洁之士。高洁之士,当得此欢迎!”

被这么多人追捧,王献之心里忐忑不安。尤其是与人群当中的郗超对视上,见他似笑非笑的望着自己,王献之心里更是不安。

“仲祖叔父谬赞了,献之不过是天真稚子。当不起诸位的敬重!献之倒是觉得桓大将军,他才是最令人敬重的人!桓大将军灭成国,收复山河,拯救苍生。乃救世英雄也!应得我辈敬重!”王献之赶紧把注意力转移到桓温身上。

当事人桓温与其他宾客都没想到王献之会突然说这些话。

微微一怔,反应过来,桓温笑着摇头:“七郎高赞了!”

王徽之摇头,出声言道:“非七郎高赞!七郎所言,皆为大实话。桓大将军灭成国,收复山河,拯救苍生。实在是当得起救世英雄之名!”

贵族子弟们向来瞧不起桓温,不把桓温放在眼中。如今王家兄弟夸赞了桓温,那贵族子弟们就不得不看在王家兄弟的面子上,跟着附和了几句,随口的夸赞了几句。

司马道生跟着夸赞道:“对!桓大将军有奇功!灭成国,收复山河,拯救苍生!是救世英雄!”

会稽王听到自己的儿子夸赞政敌,心里那个气啊!恨不得立马骂几句这个蠢儿子。奈何眼下场合不合适!司马昱暗暗决定,等回去之后,一定要好好训斥这个蠢儿子!

桓温心情大好,被众人吹捧了一番,他带着众宾客回到了宴席上。

觥筹交错,众人言笑晏晏。

宴席吃到一半,殷浩忽然提出了一个问题。

“大自然并没有存心塑造人的天性,为何这世上好人少,恶人多?”

此言一出,众宾客愣住了。

王献之瞅了眼殷浩,这大叔想搞事啊!

许多人放下酒杯,面上露出思索的神色,开始琢磨这个问题。

只有贵族子弟们,还在继续喝酒。

殷浩看向刘惔,继续问道:“不知可有人能为浩解答?”

刘惔神色淡漠的望了眼殷浩,他从容自若的倒了一杯酒。直接将酒水泼洒到地上。

众人不解,疑惑的看着刘惔。

水流无拘无束的流向了四周。

刘惔缓缓开口言道:“人性就如同这水流,没了约束,水向四周流淌,最终不会聚成方形或者圆形。”

众人一听,顿时拍手称赞刘惔回答得妙。

王献之也觉得刘惔回答得特别棒!人若是不遵守社会礼法的约束,那便可能会做出犯法的恶事!成为恶人!

殷浩没想到竟然被刘惔回答出来了!而且还回答得这么好,他沉默了一下,起身向刘惔作揖。“谢卿解答!”

宴席结束后,王献之与王羲之回家。

路上,王献之得知王羲之出仕了!

王羲之接受了殷浩的举荐,担任护军将军!

王献之接着询问,才知道这个护军将军没有实权,是个杂号将军……

重九宴会后,王献之准备回宗塾上学。

却不料,发生了一件大事!

那一日,小皇帝司马聃下朝后,忽然开口留下几位辅政大臣。然后,司马聃说:“听闻王七郎贤名远扬,朕欲令他进宫为官,众卿以为如何?”

王彪之一听,心里十分喜悦!这件事可是小皇帝自己提出来的!小皇帝点名要王献之进宫当官!肯定是贴身官员!王献之每日亲近小皇帝,十分容易获得小皇帝的信任!这对琅琊王氏而言,是一件大好事!

会稽王却不认同,他劝小皇帝,王献之的年纪还小,不到六岁的孩子进宫为官,也照顾不了皇帝!

武陵王是赞同的!他觉得王献之是个有灵气的孩子,让王献之这个有灵气的孩子跟司马聃接触,没准司马聃也能沾染几分灵气,或许有朝一日能振兴皇权。而且,一旦王献之入朝为官,那武陵王就能经常见到他了!那就不用特地跑到王家宗塾去寻王献之了!

桓温是反对的。他原本打算,等王献之再长大几岁,就邀请王献之入他府中做事!有这位知己与他共事,桓温觉得自己一定能完成拯救苍生的使命!

会稽王原本并不同意,但是见桓温也反对,他突然改变了主意。桓温不让王献之入宫为官,那他就偏要逆其而为!

于是,在会稽王与武陵王,还有王彪之等人的赞同下,王献之收到了朝廷的征辟!

“散骑常侍?”王献之呆住了,没想到果真被谢安料中了!朝廷竟然真的征辟他!

王彪之笑着颔首:“然也!今后七郎就不必去宗塾上学了。即日起,入宫面圣!”

王彪之十分开心,他目光如炬的打量着王献之,觉得此子日后能带领琅琊王氏回到巅峰!

王献之呆呆的望向王羲之。

王羲之也被这个消息弄得一愣。反应过来,他蹙着眉言道:“官奴尚且年幼,如何能当此大任?”

王彪之面色一变,沉着脸说道:“这是陛下的意思!难道你想让七郎抗命?”

这件事的确是小皇帝开口提的,不是其他官员举荐王献之为官。皇帝开了口,让你做官,你若是不做官,那就是抗命!

王羲之想不通,小皇帝怎么会主动开口点名让他幼子入宫为官呢?

王羲之语气冷淡的问道:“武陵王与会稽王是何意思?他二人不知官奴尚且年幼吗?”

王彪之回答王羲之:“只有桓符子当场反对,其他人皆赞同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