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第3/3页)

惜春生了一对双胞胎儿子,两个孩子长的一模一样。只老大耳朵上多了一颗红色小痣,到让人分得清大小。

两个孩子如今也到了能打酱油的年纪,不过这俩个孩子都比绯歌家的两个崽崽小了几岁。

四个小男孩在一起,高矮胖瘦贼明显不说,就连肤色都能比出两个色号来。

毕竟崽崽和二娃常年在船上和海岛上风吹日晒的,哪怕基因再强大,肤色也不会再白皙。

若不是绯歌爱美,许和尚疼老婆,说不定绯歌的肤色也要跟她儿子一样了。

绯歌等人在通州修整,在听说惜春随霍二在通州任上时,便直接派人送了请帖过去。本来帖子上约的时间是明日,不想惜春性急,接了帖子就赶来了。

两个娃娃在惜春院子里玩耍,见惜春一脸急色的让人备车,一个拉着一只胳膊,也跟了过来。

见面礼必不可少,绯歌又是个素来大方的。给了不少当年那些海盗的珍藏,然后便拉着惜春去暖阁说话。

霍二早起便去了衙门,等下衙回来才发现老婆孩子都不在家。问了一回下人,下人那是一问摇头三不知,于是霍大人只能可惜巴巴的站在院子里明媚而忧桑的等着老婆回家。

可惜她老婆今晚就没回家的打算,姐妹多年不见,要说的话海了去了,哪还顾得上天天见的老男人?

就连许和尚这个绯歌的心头宝都倒退一射之地了呢。

这些年发生了许多事,绯歌远在海外,消息多有不便竟是皆不曾听说。惜春一直在天.朝地界晃悠,之前还在京城呆了三四年,说出来的消息加上感情和语气情态比洞明星那干巴巴的报告有意思多了。

宁国府倒了,原因是凤姐儿拿着宁国府的名帖包揽诉讼放利子钱的事闹出来了。

那年粮食欠收,那家人还有个生病需要医治的,加之凤姐儿放的利子钱利息太高了,这家人还不起了,求着凤姐儿宽限些时日,凤姐儿那还没收到消息呢,她的陪房就自作主张要拿人家小姑娘卖到青楼楚馆去。那家人又哭又跪,怎么求都没用。最后一根绳子全家吊死在了京城衙门口。

如果那些人死在宁国府门口,也许事情还不会闹得那么大。偏偏阖家老小一起吊死在京城衙门口,那就是不想闹大也不行了。

这事一闹出来就压不下去了,最后事赶事的又牵扯出不少事。凤姐儿本来就不干净,这次算是被猪队友坑惨了。

放利子钱,包揽诉讼,逼死人命等等事情一出来,第一个倒霉的不是凤姐儿,而是贾珍。

谁叫好多事情都是凤姐儿拿着贾珍的名帖干的呢。

怕是只有这个时候,才是男尊女卑,女人是男人附属品最能让人接受的时刻了。

(→_→)

不过凤姐儿一出事,就又将王夫人牵扯进来了。不过王夫人比凤姐儿聪明或者说她不聪明也没办法,谁让贾政的名帖没荣国府继承人贾赦的名帖有含金量呢。

并不是什么人拿了名帖都可以用,名帖上必须有印章的才会被人认可。而那些荣国府的名帖虽然都有印章,但却不能证明那些都是荣国府发出来的。

还记得早年贾琏曾经托人找关系重新刻了印章的事吗?

府衙对了印章,又调了档案,档案上明白记载着哪年哪月荣国府印章丢失,重新补刻的记录。

于是确定那些荣国府发出去的名帖都是伪照的后,王夫人牵扯的案子自然也就证据不足了。

而且这件事情就算是发出来了,最后受过的也是贾赦这一支,王夫人仍旧可以成功脱身。

事情闹成这样,到底成了京城的一大笑话。不但宫里的元春被人指指点点,就是迎春,探春和环哥儿这些贾家人都在这件事情上受了不小的影响。

贾珍也不是什么全然无辜的人,那些年他干的乱纪的事也不少。被凤姐儿连累时竟然还良心发现了一回,顶了所有的罪,然后玩了一把休妻。

行叭,想休就休吧。然后凤姐儿带着嫁妆和她的孩子直接甩甩袖子走了。没有回王家,也没有去嫁妆里的陪嫁宅子,至于凤姐儿带着孩子到底去哪了,一时间竟也无人知晓。

凤姐儿走了,贾珍倒了,宁国府抄没了家产,然后宅子被官府发卖了。

贾蓉娶了个好媳妇,在这件事情上并未受到牵连,当然,也有可能是他一直外放的缘故。宅子发卖那天,贾琏受贾蓉所托,又对着所有想要买宅子的人家拱手请大家给他个面子让他将宅子买回去。

宅子买回来了,不过却在买回来后就被贾琏做了重新规划。

贾家的祠堂原本立在宁国府,如今贾琏让人将那一片砌上围墙另开一处门,彻底从宁国府独立出来。

祠堂独立出来,以后贾氏族人去祠堂也不必再进宁国府了。

哦,已经不能叫宁国府了。

……

绯歌一边听,一边觉得这不愧是红楼梦的世界。无论发生怎么样的改变最终都能在某个时间点往既定命运轨道上拐上一拐。

所以说,她的存在到底是为什么呀。

难道就是为了让某个和尚还俗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