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第2/3页)

送还大长公主破烂一样的朝冠已够吓人。

竟还要当着大长公主面,焚象征大长公主身份的朝冠,这是把大长公主的面子当鞋底子踩啊。

大长公主还不得当场把他剁了喂狗。

副将自认没这胆气,堂堂一个七尺男儿吓得一激灵,苦着脸忙不迭讨饶,“台吉……”

班第冷睇他一眼,面无表情道,“去城门寻多尔济,让他领一队人马,护送你去。”

副将咽口水,他就算再傻也知道,这哪里是护送,分明是震慑。

如今城中这乱象,谁手里有兵谁是大爷。

归化城面上说是土默特王与大清副都统镇守,班第领兵协助。

实则,大权早已悄然落到班第手中。

否则这几日,班第哪有本事,硬抗下满城人的怨怼声讨。

凭她大长公主如何位高尊贵、金枝玉叶,在绝对的武力面前,便如方才被班第随手捏碎的东珠,不值一提。

-

明月初升,晚风习习。

青檀古树枝繁叶茂,昏暗阴影大片笼在地上,一直闭目坐禅在树下的青年喇嘛,似被这夜色树影,披上了一层别样神秘。

班第走到莫日根面前,学他的样子 ,席地而坐,眼神散在无际苍穹,敲着指头,耐心听莫日根缓声念佛。

约摸一刻钟之后,佛声暂歇,莫日根睁开眼,笑盈盈的冲班第颔首。神色熟稔坦荡,好似两兄弟间未陌路多年,也未因人命生过龃龉,一派自若赞道,“许久不见,小五稳重许多。”

再也不像九年前,一见他便要拔刀喊杀。

他记得,九年前自己被父母仓皇暗送出科尔沁时,是个冬日黄昏,皑皑白雪蒙住了千里草原。极目远望,天地一色为白。

临出王帐属地前,他最后回首看了一眼。

隔得远远的,他便认出了人群中那个高挑单薄,浑身戾气的少年郎。

那是十三岁的小五。

他亲眼看着,自己最喜欢的五弟,横刀立马,下手无情,把从小一同长大的二哥腰斩于王帐之前,肠子流了一地。

然后,又见那少年郎抹了把脸上的血,拖着刀,红着眼,纵马朝他住的毡包冲去,去找他这个罪魁祸首寻仇。

班第读出了莫日根的未尽之意,冷哂,没心思与他绕弯子,“长兄命丧漠西杀虎口附近后,你便当了喇嘛,居无定所,躲我多年。今日主动送上门来,为何?”

“你果真长大了。”莫日根捻了一粒佛珠在指尖摩挲,笑意幽远,“若放在从前,你远不会这般平静,你会歇斯底里,以所谓真相指责我。”

“——说我得知长兄急于寻找魏姑娘,却无头绪,遂毛遂自荐,替其卜卦,以卦象显示魏姑娘人在关内为引,诱长兄在漠南封关令正严之时,绕路往西边险峻地杀虎口去,找机会偷潜入关。”

“后又故意把长兄西行杀虎口的消息,透给与我交好的二哥。”

“二哥一直有心与长兄争位,自是不会放过这么好的机会。二哥遂给杀虎口附近的大清守军传话,说有身患天花疟疾的蒙古逃奴,意图混过关隘,入关内去。”

“早有清律明言,凡蒙古王公无召入关者,以谋反论处,祸及全族。彼时,册封长兄为郡王世子的消息已从京中传了过来,只差最后一道圣旨送达。”

“长兄陡然见杀虎口大清守军四处搜捕自己,以为自己身份暴露,为了不落在清军手中,牵连郡王府及族人,便一头扎进杀虎口附近险峻群山中。最终,堂堂世子,落得个为野兽分食,尸骨无存的下场。”

往事不堪,难为他还能说得这般云淡风轻。

“我知道,这不是真相。至少,不是全部真相。哼——你当真以为,我这些年没杀你,是因为有人护你,为你掩盖踪迹,我寻不得?”

班第屈腿撑住胳膊肘,面露讥诮,“时隔九年,你提及这些,莫不是想从我这处,讨份清白?”

“清白于我有何重要。我只是兴之所至,突然想瞧瞧,你可有放下。”

莫日根背倚青石,洒然一抖猩红僧袍,笑得混不在意,完全不似在人前那般端着佛家悲悯。

“再有,我今日来,其实也算不上是寻你。先前,与公主于庙中初识时,我在白垩塔往生上师真身前,曾送了她一卦四字作为你二人的新婚贺礼。前几日我再上白垩塔时,却发现这卦象,全盘乱了。”

班第原本撑在腿上的胳膊,不自觉放了下去,背脊挺拔,以一种生硬的姿势,死死瞪向莫日根。

记得老七多尔济幼时,曾不止一次对他说,觉得四哥莫日根这人神神叨叨,似能掐会算,邪门古怪得很。他每每严厉呵斥,骂多尔济满口胡诌。

实则,不然。

多尔济所言,确属实情。

他骂多尔济,只是怕他童言无忌,戳破秘密。

漠西蒙古西藏信奉的佛教,一直有达/赖喇嘛传世的说法。

上一代达/赖圆寂后,其弟子会依照佛陀与达/赖留下的神旨,寻到达/赖的转世灵童,奉为新达/赖。

是以,又叫达/赖传世。

当年,莫日根与脱里这对双生子降世时,上一代达/赖正好圆寂。

其弟子寻到科尔沁王帐,要奉灵童回圣寺为达/赖喇嘛。

若是普通牧民,家中出了转世灵童,那自然是无上荣光。

可科尔沁郡王府不同。

郡王府在漠南科尔沁本就权势煊赫,地位不逊旗主。若再出个在漠西西藏政治与宗教地位都超凡的达/赖喇嘛,这等同把漠南与漠西联系在一起。

以清室对蒙古的防备,若真有了此般联系,皇帝怕是会整日不错眼的盯着郡王府,盯着科尔沁,盯着整个漠南。

而且,当时莫日根与脱里是生得一般模样的双生子,灵童只可能是其中一个。

若真放任其中之一被带走奉为达/赖喇嘛,那另一个,势必活不成。

——总不能,留一个与达/赖喇嘛样貌相似的人在外。若日后,这人利用这幅相貌为害,定会祸累达/赖。

当时,多罗郡王兄弟两为保全科尔沁,也为保全双生子,也不知如何暗地里打发了那些前来寻灵童的僧侣。

那些僧侣连双生子的面都未见到,自然也没明确指出双生子之中,到底哪个才是所谓的转世灵童。

可有些事,大概真是冥冥之中自有天定。

随着莫日根长大,他分明从未受戒,随僧侣喇嘛学过诵经坐禅,却无师自通。甚至,还会了卜卦超度等得道喇嘛才会的本事。

班第只比双生子小一岁,双生子养在老台吉夫妻膝下,他养在多罗郡王王帐内。但两厢,也算得上是自小一处长大的。

莫日根的异常逃不过他的眼,自然更逃不过比他们年长六岁,且心思缜密的长兄达来之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