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第2/2页)

“你先给内务府回信应下,不过……”容温思索片刻道,“这重新填补进来的人,让他们稍晚两日再送来。”

大清的内务府办事,是出了名的油滑,八面讨好。

吃一堑长一智,容温可不敢再轻易用他们送来的人。

所以打算等宜妃娘娘送她的哪位掌事嬷嬷到府后,请她亲自掌掌眼。

宜妃娘娘屹立四妃之位多年,还平安生养了两个儿子,她点头送的人,容温信得过。

谁知,容温这没先等来掌事嬷嬷。

倒是先把宜妃母家五哥特布库与一闲散宗室子弟豪赌,输光了在京祖产后,还不上剩余赌债,恼羞成怒之下,怒骂宗室子弟祖宗的消息等来了。

京中有个笑话——讲的便是重臣家的纨绔少爷与闲散宗室子弟打架斗殴。

纨绔少爷把宗室子弟揍得连家在东南西北那个门都分不清,可皇帝看在重臣的面子上,睁只眼闭只眼,压根不管这事儿。

可若纨绔少爷敢在与宗室子弟斗殴时,问候对方祖宗。那事情可就大发了,不仅宗人府会亲自出面替宗室子弟‘讨回公道’,严重的还会直接呈报皇帝,请皇帝以不敬皇室的罪名论处。

宜妃五哥特布库这事儿,一看便是闹大了。

容温有些替宜妃着急,但又不敢贸然往宜妃宫中传信,探听消息。

之前简亲王世子雅尔江阿曾笑她与宜妃相交,鬼鬼祟祟,见不得光。连送个掌事嬷嬷,都得绕个大圈子。

实话实说,谁也不愿意这样,连与自己喜欢的长辈多说一句话,都要小心再三的先瞧瞧周围有哪些人。

可是,没法子——这是宫中的生存现实,人人都得学会避嫌。

宜妃出身旧都盛京的实权人家,门庭煊赫。所以,当年宜妃一产下五阿哥,太皇太后便降下懿旨,把五阿哥抱给了寿康宫的太后抚养。

因为,彼时宫中已有了嫡出太子,及母家势力不弱的庶长子大阿哥,双方年纪相差无几,对立的苗头已初显。若是再添一个母族煊赫的五阿哥,那宫中便更‘热闹’了。

所以,干脆把五阿哥抱给不争不抢的太后抚养,断了宜妃的念想,以绝后患。

容温与宜妃相熟,便是因宜妃总悄悄带着吃食到寿康宫附近,看能不能遇着五阿哥。

宫中的规矩,养孩子不可过饱,不可过暖。

所以宫里的阿哥公主,一年到头都是六七分饱,饿得嗷嗷叫嬷嬷也不会多给一口吃食。

冬日里更是穿一件薄夹衣,到了下雪天,嬷嬷才会翻件厚实的衣裳出来给换上。

若是不幸病了,那便只能净饿着。接连几日靠一壶清水,半碗清粥果腹是常事。

五阿哥幼时身子不好,经常生病,经常挨饿。

宜妃是当额娘的,自然舍不得。但太皇太后防她得厉害,怕她仗着有子在宫中搅弄风云,根本不许她私下与五阿哥见面。

所以,她悄悄带去寿康宫的吃食,五阿哥连见都见不到,多数到了总是吃不饱饭的容温嘴里。

宜妃私自给小公主吃食,不合规矩。

容温一个小公主偷吃,更不合规矩。

所以,两人私交甚密便只能悄然瞒下来。

后来容温日渐长大,按理说,关系应该能见光了。

可是,照样不行。

因为,容温初长成那几年,太皇太后便明里暗里示意过,她早晚要去和亲抚蒙的。

这事儿整个后宫都知道。

若那时候露出宜妃与她关系斐然,太皇太后、皇帝等心思细腻之人,难免不多想。

——认为宜妃虽没了五阿哥,但还有九阿哥。故意与她交好,实则是为了将来能借她的手让九阿哥与蒙古搭上边,所图甚巨。

如此种种,不知机避嫌怎么行。

容温原以为,宜妃忙着替其五哥斡旋,给她送掌事嬷嬷的事会暂且搁置。

哪知当日下午,内务府的管事便不顾她的吩咐,迫不及待的上门了。除了带来替换的奴才,还有一位名唤元忞的掌事嬷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