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大郎,该吃药了(第2/2页)

宋袆在病榻前娇娇怯怯,“丞相,都是妾身的错。”

的确都是宋袆安排的,这个冬天的补药里,宋袆偷偷在药里加了点东西,二八佳人体似酥,腰间仗剑斩愚夫。虽然不见人头落,暗里教君骨髓枯。

王敦并非那种迁怒女人的男人,安慰美人,“不打紧,不是你的错,喝几服药就好。”

宋袆在病榻前衣不解带的照顾王敦,两人感情越发深厚。

只是王敦的身体每况愈下,越来越不好了。

建康城,台城。

自从和王悦决裂,且身边多有王应的耳目,清河不能私会王悦,这个冬天在台城足不出户,格外寂寥。

清河每天名师一对二课程,给帝后讲述“傀儡帝后的自我修养”、“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远方的苟且”、“苟能出奇迹——我是如何陪伴母亲在五废五立时苟且偷生,艰难活下去,熬死了八王之乱所有枭雄活到最后的”等等。

这一切都被王应看在眼里,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看见太宁帝一天天的削平了身上的棱角,开始变得温顺听话起来。

早朝上,从激辩成为沉默,然后问王应,“世子什么看?”

或者问郗鉴,“尚书令怎么看?”

就是不问中书省的中书侍郎王悦。无论王悦写什么样的奏疏给太宁帝,太宁帝都只是看一看,就扔掉一边落灰,不再理睬。

王应对清河的表现太满意了,从敌对到欣赏,出入灼华宫越来越频繁。

冬天过去,王应邀请清河出台城,去青溪一带踏青,“……久在深宫,岂不憋闷?出去散散心也好。”

清河摇头,“我不想出去。骑马踏青,我去宫里华林园就好了。”

清河对王应,总是一副漫不经心,冷冷淡淡的样子。

女人,你成功引起了我的兴趣。

王应问道:“公主对青溪不感兴趣,那么娄湖呢?我可以向王悦借园子。”

去年清河已经将娄湖别院还给了王悦。两人彻底断了来往。

一听到王悦的名字,勾起了清河相思之情,眉头一皱,“不去,华林园就挺好,有人进献了两只雉鸡,和洛阳华林园的雉鸡一模一样,我瞧着很好。”

王应孜孜不倦,又问,“公主可是担心故地重游,睹物思人?”

清河差点就是自己堂嫂了。王应无端生出醋意。去年第一场雪时,王悦断簪为誓,清河对着粉身碎骨的白玉簪伤心难过的样子,历历在目。

清河瞳孔瞬间凝滞,随后面色如常,“说这些情情爱爱有什么意思,身为大晋公主,首先是司马家的皇位,然后才能考虑其他,如果大晋不在了,我这个公主有何面目去地下见司马家的列祖列宗?鱼和熊掌岂能兼得?不舍不能得。”

清河也没有其他办法,如果要和平解决王敦和他的军队,就必须忍痛假装分手,将情爱锁住,否则之前的计划都前功尽弃。

何况她和王悦的身份,注定两人人生不能只有情爱,他们都担负着各自的责任。

有时候,爱情与和平不可兼得,只是暂时先舍弃爱情。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余情难了,无法掩盖,就干脆显露出来,反而更加真实。

清河真情流露,王应心有不甘,去乌衣巷找王悦,“把娄湖别院卖给我,你开个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