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二立(第2/2页)

嵇侍中一摸,皇帝身上滚烫,是发烧了。

这样下去是不行的。

嵇侍中焦心不已,这时林中传来马蹄声,嵇侍中连忙将准备好的几竹筒冷水泼在火堆上,以免暴露行踪。

马蹄声越来越近了,黑暗中,无法辨认敌我,但是不一会,骑马之人居然开始吟诗了,“嗟余薄祜,少遭不造。哀茕靡识,越在襁褓。母兄鞠育,有慈无威。恃爱肆姐,不训不师。”

这首诗嵇侍中再熟悉不过了,是他父亲嵇康所做的《悲愤诗》,前面几句述说自己的出身,襁褓时就死了父亲,被母亲和兄长近乎溺爱的抚养长大,无忧无虑。

声音也是熟悉的,正是走散的尚书令王戎。

天无绝人之路,嵇侍中连忙跑出去迎接王戎,“皇上在这里。”

王戎骑着骏马而来,身边还跟着一队琅琊王氏的部曲私兵。

这只老狐狸自有生存之道,乱军之中居然从容跑掉,银白的头发丝一丝不苟,根本不像是打了败仗。

嵇侍中问:“你是如何甩掉追兵跑掉的?”

王戎晃了晃一袋子轻薄如纱的金叶子,“我老胳膊老腿的跑不快,全靠我撒钱,我一路跑,一路撒金叶子,金叶子满天飞,追兵们忙着捡钱,就顾不上追我了。”

王戎这个钱串子到了那里都会带着财富,机会总是会给有钱人。

这就是金钱的力量。

嵇侍中把发烧的皇帝背出来,“我们得找个机会给皇上疗伤,皇上中了三箭。”

王戎命部曲砍了竹子做了一副担架,把皇帝抬起来,“包在我身上,我在这附近有个粮仓。”

就这样,皇帝侥幸逃脱,暂时脱离了危险。

且说皇帝在隐蔽处养病,皇太弟的军队地毯式搜索找皇帝,想要弄死他,好方便自己登基,洛阳城的局势又有变化。

皇太弟在荡阴之战大获全胜后,二次废羊献容,只要找到皇帝弄死他,皇太弟就能立刻登基,成为名正言顺的新帝。

皇太弟即将攀上人生巅峰,其他处于观望态度的藩王们坐不住了——一个白痴皇帝好控制,还是一个年轻力壮、血统还纯正的新皇帝好控制?

毫无疑问,肯定是前者。

于是乎,河间王司马顒等藩王纷纷起兵“勤王”,也是满世界寻找失踪的皇帝,期间和皇太弟的军队狭路相逢,时有冲突。

皇太弟本来想直接去洛阳登基的,这一下被藩王们的军队给绊住,走不动了。

如此一来,原本是风暴中心的洛阳城暂时出现了权力真空,闻讯赶来的荀灌说动了留守在洛阳的叔父荀藩,伙同刘琨,刘墩等等希望大晋重获安宁的大将,以及王悦郗鉴等人,一起杀进了防守薄弱的金墉城,把羊献容给救出来。

如今皇帝生死未卜,急需羊献容出来稳定局面,这次由王悦亲手执笔,写下诏书,第二次复立了羊献容为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