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第2/3页)

可顾音音也是个人,她这会儿反倒忍不住,粘着他说:“没事的,我前几天那啥刚走。”

真的是刚走,也就前天,何况她月经一直都非常准,一般来说都没事。

沈国安不肯,瓮声瓮气的:“算了,等回头去妇联领一点避孕套再说。”

其实村里很多男人都不用避孕套,拿回去也都不当回事,自己女人有了要么就生要么悄悄流掉,但沈国安跟他们不一样。

顾音音叹气:“你知道吗?其实我都不好意思去要避孕套了,咱们……需要的太多了。余芳每次都笑话我,我在想这东西咋还没有开始卖啊?卫生所也不卖,要不我就去买一点。”

沈国安都笑了:“你早说,我去领。”

“那你去领跟我去领有啥区别?不都是证明咱俩次数也太多了?反正我不想去领了,下次去县城的时候再看看有没有卖的。我告诉你沈国安,现在是安全期,你不愿意,那就近期内都别碰我了。”

沈国安喉咙动了下,他可经不住这样的威胁,直接就扑了上去。

一时昏黄迷乱,两道影子交织在一起,甜蜜纠缠,疯狂地吸取彼此身上令自己愉悦的气味。

说起来也奇怪,沈国安一身大汗之后,鼻子竟然真的通常了,脑袋也清醒了许多,赶紧要去打水,顾音音摁住他:“我来,你别又受凉了。”

她打好水两个人都洗了洗,这才睡了,因为累了一场,倒是都睡得很香。

沈国安这场感冒倒是慢慢地好了,休息了三天,便舒服了许多,鼻子也不塞了,脑子也清爽了,恰好他布料厂忙的很,便急着要去干活。

顾音音也没闲着,村里红薯粉丝热火朝天地生产着,其实乡下人会做红薯粉丝的可不少,但因为红薯品质的不同,做出来的味道都是不一样的。

她直接带着豆子娘还有余芳扛了几大包的红薯粉丝上县城去了。

原本以为这红薯粉丝不好卖,豆子娘跟余芳心里都没底,三个都是乡下妇女,到了县城能不害怕吗?

可顾音音到了县城,随便找个热闹的地方把红薯粉丝一摆,跟豆子娘还有余芳耳语一阵,两人都笑了。

接着豆子娘跟余芳去别处逛了逛,没一会,豆子娘先回来了:“老板,你这粉丝咋卖的?这大冬天的,我寻思买点粉丝回家煮汤喝。”

顾音音笑吟吟的:“您先看看,俺家这是乡下正宗的红薯粉丝,红星村的红薯做出来的,口感特别好,都是纯正的红薯粉,两块钱一大捆,能吃好久呢,特别划算!”

豆子娘一摸,嗓门老大了:“哎哟!这真是正宗的红薯粉丝!这稀奇呀,现在那些工厂里出来的粉丝大多都掺假了。”

正说着,余芳也来了,凑上来:“大姐,我不识货,您识货,这真的是正宗的?”

“是的呀,你看这色泽,再掐一把看看,啧啧,我都十来年没吃过这种正宗的红薯粉丝啦!老板给我来三捆,我自己吃一捆,另外的送亲戚,这样的红薯粉丝难得。”

她嗓门大,长得又朴实,路过的人都纷纷围上来,余芳也说:“那我也要两捆,我家人多,一到冬天都爱吃粉丝,那白菜炖粉丝,放点猪肉片,啧啧,可叫个香啊!”

路过的人见她俩下手这么爽快,也都被吸引了。

首先,他们的粉丝品相的确不错,但凡有点生活经验的也都看得出来,其次,这粉丝不算贵,价格就是正常的市场价,再者就是余芳跟豆子娘下手这么爽快,就让人觉得这是非常难得的好东西。

大家一到冬天的确爱炖个粉丝汤喝喝,在这个年代还有啥好吃的?那真的不多!

路人纷纷都开始喊了起来。

“老板,给我来两捆!”

“我要三捆!”

“我要一捆,能便宜点不?”

顾音音本身把粉丝做的就是比较大的捆,所以价格定的稍微贵一点,却没有想到,一会儿功夫都卖了一大半。

豆子娘还喊:“老板你别卖光了哈,再等等,我回去跟我家对门的老太太说一声,让人老太太也来买!人家上了年纪的,就好这一口,动不动就说现在的粉丝都不好吃,还是乡下的纯红薯粉好吃!”

顾音音笑:“那别的人买我也不能拦着是不?您尽快,我这边呀,尽量给您留!”

大半天的忙碌,红薯粉丝一售而空,人人都是跟抢宝物似的,顾音音长得又好,热情周到,不住地招呼:“下次还来啊!俺们村还有粉丝呢,过几天还来卖!”

等粉丝全部卖光,豆子娘跟余芳这才回来,余芳赶紧掏出来手帕给顾音音擦汗:“音音你可真牛逼!咋想出来的这法子?我还以为咱们得卖一天也卖不掉!”

顾音音笑:“咱东西好是最重要的,这些呢都是营销策略。”

豆子娘更是一脸崇拜:“村长你可真是太太太厉害了!”

三人高高兴兴地回了家,没几天又带着粉丝进城,这回卖得更快,因为上次人家买了回去吃着味道好吃,巴巴地就又要来买,还介绍了不少的朋友,甚至有附近的饭店上来就是买十捆,还要了红星村的地址,约定好以后有粉丝就直接去红星村。

从十月底到十一月,顾音音都忙碌在县城跟红星村之间的路上。

还好,库存的红薯粉丝全部卖光了,剩下的红薯要赶在年前全部做成粉丝,然后到过年之前去县城当做年货去卖。

这第一批卖粉丝的钱顾音音跟着余芳一起算了账,便把所有种红薯的人叫到一起开会分红。

其实大家都期待这天很久了。

自从跟着顾村长种红薯之后不知道被那些种旱稻种高粱的人笑话了多少次。

谁让那些人都能吃到粮食了,而他们却只能吃红薯呢?

红薯不是正经粮食,在没有带来收益之前,的确是不算啥。

但这回红薯要分红了,等他们一人拿到个一二十块钱,看看那些人会不会眼馋!

一屋子人坐着,顾音音笑:“咱们呢是按照产量来分的钱,也就是各家提供到村里的红薯斤数,按照比例来瓜分红薯粉丝的盈利。”

她看了一眼账本子,宣布:“首先,豆子娘,分红六十块钱。”

啥?六十块钱?这还只是第一次卖红薯粉丝啊!豆子娘激动地都要转圈圈了!

其他人也都非常意外,默默期待着不知道自己可以分多少钱呢?

一年到头的辛苦就是为了那几个钱呀。

接下来其他家或多或少,反正都相差不大,人人拿到这个钱都觉得像是老天爷总算记起来自己了,一下子给了他们这么多钱!

当初跟着顾村长一起种红薯真的划算呀。

顾音音见大家高兴,也都跟着高兴:“明天镇上的电工要来村里修电表,要是大家家里允许,就尽量都安装个电灯,生活上也方便,放心,往后咱们日子会越来越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