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片天空(第6/6页)


  1. [14]原文为法语,系引自法国作家洛特雷阿蒙(Lautréamont,1846-1870)的《马尔多罗之歌》(Les Chants de Maldoror)。科塔萨尔有意隐去引言的出处及其作者姓名,这正是本篇作品的玄机所在。
  2. [15]“古埃姆斯通道(Pasasje Güemes)”,位于布宜诺斯艾利斯市中心,近似骑街楼式的建筑。由意大利建筑师Francisco Gianotti设计,1915年竣工,为阿根廷“新艺术”(Art Noveau)风格建筑的代表作。通道穹顶高二十米,其上不同部分各有六层和十四层,其中不少房间在1968年前作为单身公寓使用。顶端为灯塔,建筑最高处达八十七米。
  3. [16]“维维安拱廊街(Galerie Vivienne)”,巴黎最著名的拱廊街之一,1826年启用,两侧为商铺,上有华美的拱顶玻璃天棚。下文中的帕诺拉马拱廊街(Galerie Panorama)、圣富瓦拱廊街(Galerie Sainte-Foy)、凯尔通道(Passage du Caire)、普兰斯通道(Passage des Princes)、韦尔多通道(Passage Verdeau)等皆为巴黎地名。
  4. [17]引自《马尔多罗之歌》。
  5. [18]巴拉那(Parana),此处指巴拉那三角洲,位于阿根廷境内的巴拉那河河口。
  6. [19]《新闻报》(La Prensa),阿根廷日报,创刊于1869年。
  7. [20]坦博里尼(José Tamborini,1886-1955),阿根廷激进公民联盟领导人之一。在1946年作为由激进公民联盟、社会党、共产党及其他党派组成的民主同盟候选人竞选总统,被正义党候选人庇隆击败;1952年再度与庇隆竞选,仍失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