濹东绮谭 作后赘言(第5/5页)

无论干什么都需要训练,他们和我们这些徒步上学的人不同,上小学时起就飞身悬吊拥挤的电车,在人头济济的百货店和小电影院的楼梯上争先恐后地拥上挤下,对此他们早已经习以为常。为了自己能够显名扬姓,便主动代表整个年级的学生,向当今的部长或达官要人写信,从不以为然。小孩子嘛,天真无邪干什么都行,干什么我们都不应该斥责他们,这就是这些人的解释。这样的孩子长大后会比别人先获得学位,会比别人先找到工作,还会比别人先致富。他们的一生就是这种努力的体现,除此之外,毫无其他东西可言。

流动出租汽车的司机也是当代人中的一个代表,因此,每当末班电车驶走后,要考虑雇出租汽车回家时,我不能不产生一种漠然的恐怖感,我必须去寻找那些看上去现代优越感稍微少一些的司机,去寻找那种看上去缺少无缘无故超越前车的冲动的司机。倘若对这一点稍有忽略,那么,我的名字马上就会赫然出现在次日报纸上,会成为交通事故的牺牲者的吧。

窗外的说话声和扫地声使我比平时醒得更早。我从床上伸出手去把窗帘撩到一旁,朝阳从遮蔽屋檐的茂密的柯树叶间照进屋来。围墙根的一株柿子树上,摘剩的柿子在阳光下色泽显得更加浓艳。扫地声和说话声传来,我家的女佣和隔壁的女佣隔着院墙一边打扫着各自庭院里的落叶一边闲聊。干枯了的树叶发出窸窸窣窣的声响,我之所以听得比往日真切,是因为布满两家庭院的落叶被双方同时扫拢来的缘故。

每年冬季一觉醒来,听到这扫落叶的声响,我就会像往年一样想起馆柳湾(33)的诗句:“老愁如枯叶,日日扫不尽,簌簌叶声中,又送一年秋。”这天早晨,我再次默诵了这几句诗文,穿着睡衣倚窗一望,只见山崖上朴树枯黄的树叶多落尽,从树梢上传来尖尖的伯劳鸟的鸣叫声,庭院的一角盛开的黄色橐吾花上停着红蜻蜓,无数只红蜻蜓光闪闪地展开透明的翅膀,高高地飞向一碧如洗的晴空。

十一月经常阴霾密布的天气由于两三天前的风吹雨打而变得晴朗,苏东坡所说的“一年好景君须记”的小阳春好时节就要出现。不知怎么搞的,宛如一两根细线那样残留的、昆虫孱弱的鸣叫声也全绝迹,传入耳中的声响都不同于昨天。一想到今年的秋天又将悄然离去,顿时感到那难于入眠的酷暑之夜的梦幻以及凉爽月夜所见到的景色都成了遥远的过去……每年映入眼帘的景物依然如故,面对年年一成不变的景物,心中的感怀一如既往。如同花凋叶落一样,我所熟悉的人都相继逝去了,我知道自己和他们一样,也将紧跟在他们之后离去,这时间已不久远。在晴日灿灿的今日,让我去祭扫一下逝者的坟茔吧。或许那儿的落叶也会像家中庭院里的一样,早已覆盖了他们的长眠之地吧。


(1) 原文为《濹東綺譚》,“濹”是杜撰的字,专指隅田川,参见第174页的“作后赘言”。

(2) Patrick Lafcadio Hearn(1850—1904),英国文学家,一八九〇年与日本人小泉节子结婚,改名小泉八云,致力于日本民俗和传统文学的研究。

(3) 尾上菊五郎是日本歌舞伎演员的世袭姓名,其第五代传人原名寺岛清(1844—1903),活跃于明治时代。

(4) 神代种亮(1883—1935),担任过各种刊物的编辑,人称“校对之神”。

(5) 依田学海(1833—1909),原名依田百川,日本汉学家、戏剧评论家,曾参与日本戏剧改革,著有剧本《吉野拾遗名歌誉》等。

(6) 隅田川的异称。

(7) 一种用于习字、写信的日本纸。

(8) 法国剧作家萨尔德创作的五幕悲剧,描写托斯卡的恋爱。

(9) 河竹默阿弥创作的《天衣纷上野初花》中的主人公片冈直次郎的情妇。

(10) 鹤屋南北(1755—1829),日本江户时代后期的歌舞伎和狂言剧作者,擅长以实人实事为题材写新剧和鬼怪故事。

(11) 井上哑哑子(1878—1923),原名井上精一,是永井荷风中学时代的同学,写过随笔和小说。

(12) 指与高级住宅区相对的平民住宅区,在东京指隅田川、江户川沿岸地区。

(13) 指公娼借用妓楼的客厅营业,日本明治时代用此名称。

(14) 指可供游客叫来艺伎玩乐的茶馆,始见于江户时代。

(15) 指玉井地区。

(16) 指那些把市内乘客带往娼家的非法出租汽车,这种车不问距离远近,一律收费一圆。

(17) Pierre Loti(1850—1923),法国作家,擅写以海外风土人情为题材的作品,《菊子夫人》发表于一八八七年。

(18) 林述斋(1768—1841),日本江户后期幕府的儒官,通晓日汉典籍,一生致力于培养弟子和编辑日本国史方面的书籍。

(19) 日本年号名,指江户幕府的文政、文化时期(1804—1831),亦称化政时代。

(20) 成岛柳北(1837—1884),日本江户后期幕臣、文人,精通朱子学,著有《柳桥新志》、《明治新撰泉谱》、《柳北诗抄》等。

(21) 物徂徕(1666—1728),原名荻生徂徕,日本江户时代中期的儒学者,他从政治立场上解释儒教,开辟了日本古文献解释的新境地,著有《论语证》、《徂徕集》等。

(22) 天明(1781—1788),日本年号名。

(23) 小野湖山(1814—1910),日本江户后期的儒学者、汉诗诗人,著有《湖山楼诗抄》、《湖山楼十种》等。

(24) 日本净瑠璃剧流派名,演唱时用琵琶和三弦伴奏。

(25) 日本的一种简化佛教经文的规诫性通俗歌谣,为江户时代初期流行的民间曲艺。

(26) 即五·一五事件。

(27) 赌徒、手艺人、摊档小贩初次见面时打招呼。

(28) 小山内熏(1881—1928),日本剧作家、导演。

(29) 为森鸥外所作,描写了江户末期的医师和教育家伊泽兰轩的一生。

(30) 三木爱花(1861—1933),明治、大正时期的新闻记者,精通相扑,著有《相扑大观》等。

(31) 以井上日召为首的日本右翼团体,自称宗旨是革新国家,一九三二年二月至三月先后枪杀了当时的财政部长井上准之助和三井理事长团琢磨。

(32) 日本端午节时装饰的人偶,戴盔穿甲,扮成武士模样。

(33) 馆柳湾(1762—1844),日本江户时代的官吏、文人,人称小山雄次郎,经常作诗,有《柳湾渔唱》、《桂园月令》等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