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第7/13页)

接下来,由编辑遵循《撰稿要领》制作“文稿范例”。这必须与担任主编的松本老师一边商谈一边编写。实际写出范例,并对照《撰稿要领》的指示,检查是否有欠妥或遗漏之处。

当然,范例只囊括了计划收录词条中极小的一部分,而且大多是不甚重要的基本词条。但为了让范本更好地发挥作用,必须包含多种类型,于是需要从不同词性的词汇中选出地名、人名、含有数字或附带插图的条目。通过整个编辑部共同撰写、讨论文稿范例,逐步打磨辞典的指向性与品质,做到精益求精。

文稿范例写好之后,便能大体上决定字体大小、排版方式及页面设计,还能大致计算出总页数、可收录词条数目以及定价。

一般只有进行到这个阶段才能对外委托撰稿,委托时需附上编辑部制作的《撰稿要领》和文稿范例。目前,《大渡海》的编纂工作才进行到着手制定《撰稿要领》这一步,按理说,现在对外委托专家撰稿还为时过早。

然而,马缔毅然决然地判断现阶段主动出击方为上策。

编纂辞典的世界出人意料地狭小,设有辞典编辑部的出版社也就那么几家。为了尚且薄弱的时尚领域,玄武书房辞典编辑部率先联系了专家,因此,“玄武书房好像在着手编新辞典”这一传言在其他出版社的辞典编辑之间流传开来。

既然如此,索性顺水推舟,让事情传开好了。马缔接连向各领域专家发出撰稿的委托,让出版社内外都清楚看到,玄武书房辞典编辑部可是动了真格。

虽然编辞典的确需要庞大的经费,但辞典是出版社的荣耀,也是财产。甚至有如此说法——只要编出值得信赖、深受大众喜爱的辞典,便能保持出版社的根基二十年不动摇。如果出版社不顾辞典编辑部的努力就下令中止,那么必定会招致负面传闻——“玄武书房的经营已经惨淡到如此地步了吗?”“不,一定是光顾着眼前利益。”诸如此类。出版社自然会尽力避免陷入这样的事态。

“你还挺会耍手腕儿嘛。”

西冈打算立刻去主楼打探消息。正要迈出编辑部,他突然在门口回头补了一句:“你就趁着这股劲儿,下先手为强吧,不用顾虑我哦。”

“什么?”

“当然是说香具矢啦。若是不耍点卑鄙手段,就凭你是敌不过我的。哈哈哈!”

或许西冈说得没错,不过他的自信究竟源于何处依然不得而知。

“这世上还真有如此乐观的人啊。”

满心佩服地目送西冈出门,马缔拿起听筒,准备向荒木和松本老师汇报这个十万火急的消息。

中止辞典的命令尚未下达。马缔等人决定用尽一切办法牵制出版社。

西冈和佐佐木为了确定执笔者并私下委托撰稿,四处打电话询问或是登门拜访。荒木一面照顾住院的夫人,一面忙着与出版社上层周旋。

马缔和松本老师则连日为精心打造《撰稿要领》而奋斗着。

定义并说明一个词汇,必将用到其他的词汇。每当思考起词汇,马缔的脑中便会浮现用木头搭建的东京塔——词与词之间相互补充、相互支撑,保持着绝妙的平衡,形成一座摇摇欲坠的塔。无论怎样对比现有的辞典,无论查阅多少资料,自认为抓住了词汇的瞬间,它却从马缔的指缝中溜走,瓦解成碎片,烟消云散。

马缔周末也窝在早云庄,思考着词汇的问题。他待在一楼最靠里用作书库的房间,把书满地摊开,绞尽脑汁地思索。

“怎样才能更清楚地区分‘上’和‘登’这两个词呢?”

“又是辞典的工作?难得的周日,真是辛苦。”

“嗯!”

香具矢带着阿虎走进房间,对着马缔蹲了下来。星期天是“梅实”的休息日,平常一大早就出门采购的香具矢,今天也是一副假日的休闲打扮。

厨师打扮自然是英姿飒爽,可牛仔裤配毛衣的休闲装也赏心悦目。马缔不禁心跳加速起来,这正是形容心情紧张的七“上”八下啊,他暗自思忖。能和她独处当然很开心,但心脏有些承受不了。

“这里灰挺多的……”

“打扰你了吗?”

阿虎绕过资料靠近马缔,仿佛给他鼓劲似的用尾巴拍打他的大腿。马缔慌忙回答:

“不,我不是那个意思。”

“如果有烹饪方面的书,我想借来看看。”

正如马缔只考虑着辞典的事儿,香具矢休息时也满脑子都想着工作。

话虽如此,香具矢却从不在早云庄下厨,说是至少在休息日里不想碰厨具。阿竹婆婆常常长吁短叹:“真拿这孩子没辙,照这样下去会嫁不出去的。”

虽然想尝尝香具矢亲手做的饭菜,却不敢抱有这种不知天高地厚的野心,于是,马缔总是身先士卒,主动煮好三人份的“扎晃一番”。香具矢似乎很中意“扎晃一番”那种垃圾食品的味道,吃得津津有味。每每想到自己做的饭菜进入香具矢的体内,化作她的血肉,马缔就不由得正襟危坐,向前探出身子凝视她用餐。

希望她不要厌恶这样的我。马缔在心中祈求着,起身走到书架前。不凑巧的是,没找到烹饪的书。

“目前只有这一本书看起来跟烹饪有关了。”

香具矢略带不满地盯着马缔递过来的书,书名是《菌类的世界》。封面是一张照片,生在潮湿地面的鲜红蘑菇。怎么看也不像可以食用的蘑菇。

“今后我会多收集一些烹饪的书。”

马缔诚惶诚恐地补充。

“我暂且就借这本,”香具矢哗啦哗啦地粗略翻阅了一下《菌类的世界》,夹在腋下站了起来,“天气真好。嗯,要不要去哪儿玩?”

“去哪儿呢?”

“就近吧,后乐园?”

突然加剧的心跳,几乎要把灵魂从身体里撞击出去。马缔心想,这便是所谓“登”天般的激动心情吧。

刹那间,马缔茅塞顿开,“上”和“登”两个词的区别一下子了然于心。原本飘浮在混沌中的词汇迅速聚集、凝结,不断地组合在一起,在马缔的脑中,“上”与“登”这两座塔以完美无缺的平衡向着天空优美地矗立而起。

同处一室的香具矢也好,去后乐园的邀约也好,都忘得一干二净,马缔只顾追随着飞速运转的思维。他抑制住内心的激动,自言自语着:“原来如此,原来如此!”

“上”的重点在于向上移动后所达到的顶点,与此相对,“登”则着重强调向上移动的过程。比如,我们常说“请上来喝杯茶吧”,却不会说“请登来喝茶”。因为在这句话中,重要的是“适宜喝茶的地点(即室内这一目的地)”,而非“从院子移动到家里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