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安分的女人(第8/8页)

科罗斯杰列夫双手捂住脸,不停地摇头。

“他的道德力量又是多么大啊!”他接着说,好像对什么人有越来越大的怨气似的。“这个善良、纯洁、慈爱的灵魂——不是人,而是水晶,他服务于科学,为科学而死;他白天黑夜像牛一样地工作,没有任何人怜惜过他。他是一位年轻的科学家,未来的教授,却也不得不干点私人行医的事,并在晚上搞点翻译,为的是要钱去买这些……无用的破烂!”

科罗斯杰列夫憎恶地看着奥丽加·伊万诺夫娜,伸手抓起被单,愤怒地撕扯它,好像责怪被单有罪似的。

“他不怜惜自己,别人也不怜惜他。唉,真的,有什么办法呢。”

“是啊,一个世界上少有的人!”客厅里有一个人用男低音说道。

奥丽加·伊万诺夫娜回想起她跟他在一起的整个一生,从开始到结束的全部细节,才忽然明白,他真是一个不平凡的人,少有的人,拿他跟她认识的所有的人相比,真算是一个伟大的人。她想起她已故的父亲,以及所有跟他共过事的医生是怎样看待他的,她这才明白,他们都认为他是一个未来的名人。墙壁、天花板、灯、地板上的地毯,好像都讥讽地对她眨眼睛,好像想对她说:“你错过机会了!”她哭着从卧室里冲出来,在客厅里与一个不相识的人擦肩而过,跑进了丈夫的书房里。狄莫夫一动不动地躺在那张土耳其式的长沙发上,一张床单盖着后半腰。他的脸可怕地瘪了下去,瘦得很,呈黄灰色(活人的脸是决不会有这种颜色的)。只是从其额头、黑眉毛和熟悉的微笑,才能认出他是狄莫夫。奥丽加·伊万诺夫娜连忙去摸他的胸口、额头和手,胸口还有一点热气,可是额头和手已经凉得令人不舒服了,半闭着的眼睛也不是看着奥丽加·伊万诺夫娜,而是看着被子。

“狄莫夫!”她高声喊道,“狄莫夫!”

她想向他说明她过去错了,但还不是完全不可挽回,生活仍然还可能是美好幸福的;她还想跟他说,他是一个少有的、不平凡的、伟大的人,她将一生一世敬仰他,为他祈祷,对他怀有神圣的敬畏之情……

“狄莫夫!”她叫唤他,拍打他的肩膀,不相信他从此不再醒过来。“狄莫夫,狄莫夫啊!”

这时科罗斯杰列夫在客厅里对女仆说:

“干吗在这里问长问短?您到教堂看守人那里去,问一下养老院的老婆婆在哪儿。她们会来给死者洗擦身体。收殓诸事,他们会一并办好的。”

(1892年)


  1. ◎瓦里亚格是古代北欧的一个民族。​

  2. ◎玛西尼是意大利歌唱家。​

  3. ◎里亚布沙是里亚博夫斯基的爱称。​

  4. ◎俄国诗人涅克拉索夫的诗句。​

  5. ◎波列诺夫(1844—1927),俄国现实主义风景画家。​

  6. ◎“静物画”原文用的是法文。​

  7. ◎原文中的“静物画”为法语,“一级品”为俄语;法语中的后一个音节为orte(奥尔特),俄语中的后一个音节也是opт(奥尔特)。于是画家又顺口说出有同样音节的几个词,Kypopт(疗养区),чepт(魔鬼),пopт(港口)。后面几个词的后一个音节同样是(奥尔特)。这纯属文字游戏,是为了押韵而随口说出的,与书中的内容没有联系。​

  8. ◎一位德国话剧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