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2/4页)

为了弥补战时劳力不足,网走刑务所派遣犯人参加狱外劳务,去海军的美幌机场备置工地干活,同时也去军事设施工地劳动。

农场里建起称为“投宿点”的监舍,架设了岗楼。犯人们从早晨干到太阳下山,看守部长骑着马巡视,看守负责监管犯人。看守部长佩带小手枪,骑马时手持卡宾枪,看守们则佩带大型手枪。

町上的居民都看到犯人们早晨列队离开刑务所去劳动、傍晚回刑务所。犯人们从刑务所后门一出来,便由看守陪同着朝狱外劳务所走去。他们既有集体一起去农场的,也有急急赶往面临鄂霍次克海的海军警备道路拓宽工地的。

即使雨雪天也照常干活。傍晚回到刑务所,晚饭后在狱内工厂制造部队委托的产品直到9点。同时,在网走站经常有头戴草笠、戴着手铐、腰上绑着法绳的成群犯人下车。他们是去女满别正在建设的海军机场从事劳务的,在看守的陪伴下穿过街道,朝女满别走去。

身穿浅黄色囚衣的犯人群体在居民的眼睛里,成了町上的一道风景。大正时代用刑务所附属的工厂里烧制的砖垒起的大门,高十五尺、四周达六百间长的围墙象征着町的性格,表示町与刑务所同在。

战事打响后,町的气氛很沉闷。以前是把入伍、出征的男人们热热闹闹地送到车站,如今因防谍措施而被禁止,只允许少量的家人送行,冷冷清清地目送着他们坐列车离去。

威胁居民的是粮食,尤其是大米,依靠北海道官署从日本本州、朝鲜或中国台湾运来填补消费量的缺口,但运输很困难,常常会中断。北海道靠推进农业改良政策努力确保主食。但1940年农作物发生病害,1941年因低温灾害和水灾,歉收严重。北海道官署于1940年7月将大米配给设为赊销制,规定成年人每天的配给量为二合三勺。网走町也实施这个制度,但连配给量都无法得到保证,只能分配四成小麦,其他为土豆、大豆、荞麦、淀粉等。渔获量也因壮年渔民入伍,加上船只的燃料实行配给制导致出渔次数受到限制而锐减,给町民的配给量聊胜于无。

在粮食奇缺的同时,令居民感到不安的是燃料。柴火不够用,开始用煤炭。煤炭在战事打响后优先供应军需工厂,减少对普通家庭的配给量,居民被置于冬天的寒冷中。

北海道没有纺织工厂,对无法自给的布料采用票证制,但网走町实际上是搞不到票证的。况且由于金属物的强制上交命令,町上的商店招牌、桥梁铁栏杆、寺院梵钟等都被拆除、上交。同时由于缺少燃料和资材,公交公司实行企业联合,减少主要线路的运营次数,在网走町的街道上行驶的公交车被迫停止运营。

町上人们的生活随着战争的推进变得很不稳定,高墙内的刑务所里却秩序井然,生活一如既往地继续着。

5点起床,5点30分点名。盥洗、吃过早饭以后,参加狱外劳务的犯人们手捧木制盒饭箱,在看守的监管下出门,赶往狱外劳务所。根据司法省的命令,他们的主食确保米六麦四的比例每天六合,脸色也很好。只是作业服很多都有补丁,显现出缺乏布料的窘境,看守的制服也是如此。

犯人们在狱内工厂从事军需品的生产,制造弹药箱、战斗帽、大衣、领章、吊床、军靴、军袜、皮带等。他们由刑务所的卡车送出去。服刑成绩不良的犯人不允许参加劳动,在监舍内度日。

五幢呈放射状的监舍坐落在瓦屋顶的办公楼背后。在中间扇轴的位置高高地耸立着六角形的岗楼,能监视到所有的监舍。

从东京拘留所转来的无期徒刑犯人佐久间,囚禁在全是单人牢房相邻的第四监舍,为了能进行有效的监视,特地将他关押在最前端的第24号牢房里。

司法省行刑局向刑务所所长送来一大摞与佐久间作为“特殊刺头”有关的文件和告知书。自1922年官制改革,日本全国的监狱改称刑务所,监舍设备得到完善以后,从监室里两次越狱逃跑的案例还从未发生过,犯下两次越狱前科的佐久间被当作“难缠的囚犯”对待。

文件里事无巨细地记录着佐久间的性格、嗜好、牢房内的生活状态,以及洗澡、放风时的态度等,还详细地记载着从青森、秋田两家刑务所越狱逃跑的经过。尤其是关于从号称“不可能越狱”的秋田刑务所禁闭室里逃跑,还插入着禁闭室的房屋结构和逃跑路线的简略图,记载着他在小菅刑务所自首后接受检事审讯时招供的越狱方法。最后还写着,将佐久间转到网走刑务所是战争期间的要求,同时是对网走刑务所监管态势的绝对信赖。

在将佐久间关押在单人牢房的第二天,所长山本铨吉召集看守长们,将行刑局送来的文件内容向看守长们传达。

佐久间从东京拘留所被押送来时,虽说他有过两次越狱经历,但看到他戴着手铐、绑着法绳,还有以看守长为主的五名看守押送,也有人觉得太小题大做,但得知他从秋田刑务所禁闭室里逃跑的经历以后,看守长们顿时都紧绷着脸。

“从文件上来看,不像是人力所能做到的。全国有四万五千名犯人,没有人能做到像佐久间那样。把这种闻所未闻的越狱犯转到我们刑务所来,是司法省对我们的信任。为了报答司法省的信任,也有关本刑务所的声誉,绝不能让逃跑事故发生。”所长毅然决然地训诫道。

开始进行讨论,从东京拘留所押送来的看守长要求,在牢房里给佐久间戴上手足铐,这也绝不算过分,并决定就这样保持下去。同时选定两名经常去刑务所联盟武术大会柔道部参加比赛的看守,作为专职看守轮流承担监管的责任。

看守长们对在网走刑务所里工作深感荣耀。看守培训正规而严格,他们能敏锐地洞察犯人的动向,露出逃跑苗头的犯人将会受到严密监控,狱外劳动时基本没有发生过逃跑事故。何况他们怀有绝对不能容忍从牢房里逃走的自以为是的自负情结。

讨论一结束,看守藤原吉太和野本金之助便被召到刑务所所长办公室。他们都是三十五岁上下,体重都在二十五贯左右,体格彪悍,面对所长让他们专职监管佐久间的指令,当即立正回答说“是”。

从这天起,他们就专门负责监管第24号牢房。

单人牢房的屋顶、墙壁、地板全都是用厚厚的栎木建造,面对走廊的位置镶着铁框门。门上只有牢窗和下方递送餐具的小窗。

从牢窗观察房内,穿着朱红色囚衣的佐久间戴着镣铐端正地坐着。1936年为了改善服刑成绩优秀的犯人的境况,制定了累进待遇令,之前让已决犯(8)穿的朱红色囚衣被废止,改穿浅黄色囚衣。在网走刑务所,朱红色囚衣、短布袜、兜裆布等直接被堆放在被服仓库里,但战事打响以后,由于布料缺乏,搞不到新的浅黄色囚衣,只好把朱红色囚衣从仓库里取出来,让重刑犯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