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费玛迷失在森林里(第5/5页)

[12] 利维坦,犹太教神话中的一种兽。各种资料以利维坦为鲸、鳄鱼或蛇,众说不一。

[13] 《塔木德》,犹太教的口传律法总集,是犹太教仅次于《托拉》的主要经典,也被称为“口传《托拉》”。

[14] 撒拉弗,一种生有六个翅膀的天使,于上帝呼召以赛亚作先知的时候在上帝的宝座旁边侍立。见《旧约·以赛亚书》六章。

[15] 尤里·茨维·格林伯格(1896——1981),杰出的现代希伯来诗人。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强烈主张犹太人拥有自己的家园,强调作为犹太民族语言的希伯来语的复兴,这一切都成为其诗作所表达的主题。主要作品有《严重威胁和月亮》(1925)、《男子气在增加》(1926)、《军团幻景》(1928)、《家犬》(1929)等。

[16] 语出《新约·马太福音》五章三十九节:只是我告诉你们,不要与恶人作对。有人打你的右脸,连左脸也转过来由他打。

[17] 基什尼奥夫,前苏联摩尔达维亚首都。1903年4月6日于基督教复活节时这里曾发生了一起残酷迫害犹太人的事件,欧美社会舆论深为震惊。1905年10月席卷俄国的反犹浪潮也波及基什尼奥夫,共造成该市多名犹太人被打死打伤。

[18] 即波格丹·赫梅利尼茨基(约1595——1657),哥萨克人首领(1648——1657),曾大肆屠杀犹太人。

[19] 对着墙壁小便的人,即男丁。

[20] 信仰者集团,以色列宗教犹太复国主义者的一个兼具定居与政治双重性质的组织,出现于1968年。该组织强调“以色列国土的不可分割性”、“全部以色列国土都是犹太人民的专有财产”,反对撤出以色列在“六·五战争”中所占领的任何一部分阿拉伯土地,认为犹太人和以色列政府有权尽量征收这些地区的阿拉伯人地产,不受限制地在这些地区建立犹太移民定居点,使这些土地上的犹太人口和阿拉伯人口比例最终变得对犹太人有利,并将这些地区正式吞并。

[21] 犹大·哈列维(约1075——约1141),西班牙希伯来语诗人、中世纪犹太哲学家。其许多诗歌日后都成为犹太会堂礼拜仪式的内容,为人们永久传唱。

[22] 即犹大·罗尔(约1520——1609),《塔木德》学者、犹太哲学家。通称马哈拉。1553年作为捷克尼科尔斯堡拉比享有声誉。1579年起担任布拉格犹太大拉比,直至逝世。他认为,犹太人在圣地以外的生活属于一种不正常状态,犹太人要想恢复正常的生活状态就必须结束这一非正常生活状态。

[23] 西奈山,上帝授摩西十诫之处。见《旧约·出埃及记》十九章。

[24] 不可杀人,十诫之一,见《旧约·出埃及记》二十章十三节。

[25] 约瑟·哈伊姆·布伦纳(1881——1921),以色列作家,现代希伯来小说的开拓者之一,生于乌克兰,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尖端四周》、《伤痛和死别》,中篇小说《在冬天》、《神话》和《从各地而来》等。

[26] 耶洗别,希伯来王国分国时期北国以色列国国王亚哈的妻子。据《旧约·列王纪》记载,耶洗别性情乖张,阴狠毒辣,主张暴政统治。她甚至为丈夫出谋划策,霸占平民财产。耶洗别和亚哈王的倒行逆施招致了天怒人怨。亚哈王死后,将军耶户发动政变,命令宦官将耶洗别从窗户扔了下去,她被活活摔死。其尸体未及埋葬就被野狗吃尽,只剩头骨、脚和手掌。在西方语言中,耶洗别这个名字泛指无耻恶毒的女人。

[27] 有生命的假人,犹太民间传说中被赋予生命的泥人。在现今希伯来语中,其含义包括“蠢人”、“不会动脑子的人”、“容易上当的人”、“不会为自己考虑的人”和“机器人”。

[28] 纳赛尔(1918——1970),埃及总统(1956——1970),领导“自由军官组织”发动起义(1952),废除君主制,成立埃及共和国(1953),宣布苏伊士运河国有化(1956),抗击英、法、以色列武装入侵,提倡不结盟,著有《革命哲学》等。

[29] 羊角号,犹太教宗教礼仪用品,由公山羊角制成,用于重要的公共活动和宗教活动。犹太教认为,号声有报警、敬畏和欢庆之意,象征犹太民族对上帝的顺从和虔诚。